10月通胀数据点评:供需不平衡仍待改善
CPI 同比增速放缓,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下滑拖累。10 月CPI 同比增长0.3%,较9 月同比增速0.4%微降。10 月CPI 环比下降0.3%,弱于季节性。
食品和能源价格环比下跌。10 月食品CPI 环比下降1.2%,低于去年同期;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下跌1.5%,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10 月食品和能源价格环比都弱于去年同期,给CPI 同比增速造成拖累。
核心CPI 同比增速仍在低位。10 月核心CPI 同比增长0.2%,较9 月同比增速0.1%微升。10 月核心CPI 环比持平,持平于去年同期。其中,旅游价格环比回升,同比跌幅收窄。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下降3.3%,跌幅扩大,一方面受近期“以旧换新”政策影响,另一方面受去年同期高基数拖累。
PPI 环比跌幅收窄,但生活资料价格跌幅扩大。10 月PPI 环比下跌0.1%,跌幅较9 月明显收窄;同比下降2.9%,较9 月略微扩大。其中,生产资料环比上涨0.1%,增速转正;但是生活资料价格环比跌幅扩大至0.4%,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1.1%,跌幅明显扩大。
通胀低迷反映供需不平衡有待改善,预计宏观政策延续宽松。10 月CPI 和PPI 均值同比下降1.3%,较9 月跌幅扩大0.1 个百分点,整体通胀仍然低迷。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一次性大规模化债方案[1][2],安排10 万亿元资金置换隐性债务,同时表示其他增量政策正在加力推进。过去两年,地方政府化债给经济造成紧缩压力,实施一次性大规模化债有助于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资源和时间精力发展经济。近期随着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但CPI 维持低位、生活资料PPI 跌幅加大,提振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政策仍需加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