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与M2反向的含义
10 月金融数据最引人注目的是货币增速的回升。分析本月货币供应的一个核心现象是存款增速下跌但M2 增速上升。
财政投放与风险资产配置的变化是驱动货币增速回升的主要因素,风险资产配置的变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可能不小于财政存款投放。存款增速的下跌也应该引起重视,与之对应的是融资增速仍待提高。要让货币供应改善持续下去,财政扩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10 月金融数据最引人注目的是货币增速回升,M1 与M2 增速均出现了明显的反弹。10 月M2 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6.8%回升到了7.5%,是今年4 月以来的新高,年化环比增速达到12.1%、是2023 年1 季度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M1 增速也出现了回升: M1 同比增速从9 月的-7.4%上升至10 月的-6.1%,年化环比增速0.9%、7 个月以来首次转正。
分析本月货币供应的一个核心现象是存款增速下跌但M2 增速上升。10 月人民币存款增速从9 月的7.1%下跌到7.0%,但是M2 增速却从6.8%回升到7.5%。也就是说,一部分非M2 的存款转化成了M2。人民币存款和M2 之间的差距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财政存款,这个相对容易理解,即财政账户存放在国库的资金,不计入M2。另一项是非财政部门持有的、不计入M2 的存款,这部分主要是可转让存款等其他条款相对复杂的存款、以及存放在境外的人民币存款等。
财政存款投放与风险资产(股市、楼市)配置的变化是驱动M2 回升的主要因素,风险资产配置变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可能不小于财政存款投放。具体来看:
10 月财政存款增速明显下滑,对M2 同比增速的提振可能在0.2-0.3 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导致财政存款减少、M2 增速提高,但是不影响总存款。10 月新增财政存款5952 亿元,明显低于2023 年以及2022 年同期的1.37万亿元和1.14 万亿元,财政存款的同比增速从9 月的14.9%大幅下滑至10 月的1.0%1,显示出财政的加速投放。考虑到政府债发行以及财政存款的变化,这一因素对10 月M2 增速的改善贡献了0.2-0.3个百分点,10 月M2 增速一共改善0.7 个百分点)。财政投放的加速也会带动实际支出的提振,对M1可能也有一定贡献,但我们不容易量化这一影响。扣除财政存款之后,总存款增速有所改善,但改善的幅度也要明显小于M2 增速的改善,因此还有其他原因影响了存款结构的变化。
另外一个原因有可能是风险资产配置驱动的存款结构调整。10 月存款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居民与企业存款流向非银机构。10 月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净增加1.08 万亿元,但是居民存款减少5700 亿元、企业存款减少7300 亿元2。我们推测有可能私人部门(也包括金融机构)降低了对一些高收益且不计入M2 的存款(比如可转让存款)的配置,或者降低了海外人民币存款的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私人部门(甚至可能包括金融机构)选择赎回或者到期不再续作自己的高收益存款,或者将境外的人民币存款转回国内,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购买股票或者是购买房地产。9 月我们观察到人民币境外存款的存量在下降,这一现象在10 月有可能继续。
在此过程中,原来不计入M2 的存款就变成了其他类型的存款计入M2。根据我们的测算,这部分对M2 的影响可能达到0.5 个百分点左右。类似的现象在今年2 月也出现过:2 月扣除财政存款之后的总存款增速较1月下降了0.5 个百分点,但是M2 增速却维持在8.7%不变,当时也出现了股市的明显上涨。
M1 的回升是风险资产变化和财政存款投放的共同结果,风险资产起到的作用可能不小于财政。我们把M1 增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M2 的供应增速,第二是M1 占M2 的比例。M2 增速的改善贡献了M1 增速改善的一半左右(0.7 个百分点/1.3 个百分点),这0.7 个百分点中,有0.5 个百分点由风险资产配置的变化贡献。
M1 占M2 的比例贡献了M1 改善的另一半左右(0.6 个百分点),其中有0.2 个百分点由房地产交易的变化贡献。对M1 占M2 的比例直接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中的新房交易。中国M1 主要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团体的活期存款以及现金,新房成交是居民存款向企业转移体量最大的方式。10 月另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房地产成交的活跃,10 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0.9%,比9 月份同比扩大12.5 个百分点,自去年6 月份连续15 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也在10 月实现了同比多增, 10 月居民部门总体新增融资同比转正。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假设居民购买新房的资金全部成为企业的活期存款,那么新房成交的改善对M1 增速改善的贡献就可以达到0.2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风险资产对M2 增速改善的贡献(0.5 个百分点),加上房地产成交对M1 的影响(0.2 个百分点),那么风险资产对M1 增速改善(0.7 个百分点)的贡献达到一半。
存款增速的下跌也应该引起重视,与之对应的是融资增速仍待提高。要让短期的货币供应改善可持续,财政扩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9 月底以来一系列的政策起到了预期引导的效果,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社会风险偏好出现明显改善,也带动了货币供应的回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社融增速仍在下滑,非政府部门的社融增速处于低位、尚未出现扭转迹象,信贷增速也在继续下滑。10 月新增社融1.40 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下滑至7.8%,非政府部门的融资同比增速6.2%、与上个月基本持平;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小幅下降。根据我们的测算,银行系统对私人实体部门的债权扩张增速仍然在下降,拖累M2 增长。如果缺乏资产端的持续扩张,仅依靠存款结构的调整很难真正改善社会的流动性供应。11 月8 日的新闻发布会3指出2025 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继续发行特别国债等。如果财政政策能够实现较大幅度的融资增长,那么货币供应的改善将更有持续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改善也会更有持续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搜索
概念板块
供销社概念(13)全息技术(10)有色金属(74)地热能(12)通信服务(39)熔盐储能(9)新疆(50)债转股(42)电源设备(30)维生素(27)生物质能发电(24)肝素概念(13)沪深300股指期货(1)PLC概念(9)钠离子电池(47)粮食概念(22)券商概念(54)原油(7)影视概念(60)ETC(38)专业服务(34)贸易行业(37)免疫治疗(36)数据安全(68)工业气体(23)证券(49)煤炭行业(28)SCFIS欧线(5)航运港口(37)贵金属(10)汽车热管理(68)核酸采样亭(8)AI芯片(21)中证1000股指期货(1)电子纸概念(14)西部大开发(2)空间计算(22)增强现实(48)电解铝(3)独家药品(41)新冠检测(77)沪深300股指期权(1)核污染防治(27)鸿蒙概念(58)医疗服务(44)户外露营(24)低碳冶金(8)广电(24)蓝宝石(18)辽宁(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