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如何评估M1同比的修复

2024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如何评估M1同比的修复

宏观研究 84

  事 项

      2024 年10 月,新增社融13958 亿(前值37634 亿),新增人民币贷款5000 亿(前值15900 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7.8%(前值8.1%),M2 同比增长7.5%(前值6.8%),M1 同比增长-6.1%(前值-7.4%)。

      核心观点

      1、今年抑制手工补息导致M1 同比转负,只要未来四个季度末(2023 年12月,2024 年3 月,2024 年6 月,2024 年9 月)M1 同比高于-6.1%,-5.9%,0.4%,2.8%,本轮M1 就较2023 年有明显抬升。

      2、10 月金融数据来看,我们企业利润的领先指标“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与9 月基本持平,而1~8 月该指标持续下滑。

      3、过去几年,我国居民存款明显超配。在风偏抬升的情境下,任何金融资产跑出超额收益,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或将推动居民存款“搬家”至该类金融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个月非银存款持续高增。

      如何评估M1 同比的修复?

      1、M1 的问题:今年以来,受制于“抑制手工补息”等因素,4 月~8 月M1 净增量明显低于历史同期。但9 月以来,抑制手工补息对M1 的影响似乎逐步消退,9 月M1 净增长规模基本回到历史区间,10 月M1 净增长5163 亿,是2018年以来剔除2020 年的同期最高值。

      2、后续跟踪的方法:我们做出两种假设

      ①假设未来12 个月M1 的净增长规模等于2023 年各月,在此推断下,未来四个季度末(2023 年12 月,2024 年3 月,2024 年6 月,2024 年9 月)M1 同比分别为-6.1%,-5.9%,0.4%,2.8%;

      ②假设未来12 个月M1 的净增长规模等于2021 年~2023 年各月最高值,在此推断下,未来四个季度末(2023 年12 月,2024 年3 月,2024 年6 月,2024年9 月)M1 同比分别为-3.8%,-3.1%,5.5%,9.9%。

      ③结论:如果未来几个月M1 同比抬升高于假设一,那么对应信用修复或已经开启,如果未来几个月M1 同比抬升高于假设二,那么意味着本轮信用修复力度可能较大。

      3、跟踪M1 的注意事项:但值得注意的是,参照前期报告《M1 同比回落的归因拆分》,M1 回升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拆借M1 同比回升的原因,比如由于资金空转等行为带动的M1 同比的修复就是无意义的修复,关于这一点我们仍需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出来之后再做判断。

      当下金融指标修复到了什么程度?

      1、跟踪指标:参照前期报告《向“低价”亮剑后,金融指标后续如何跟踪?》,我们提出跟踪后续稳增长发力的一些指标,10 月这些指标同样发生了一些变化。

      2、企业利润的最长领先指标——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该指标领先PMI 大致半年左右,领先万得全A 净利润大致三到四个季度,是我们判断经济修复,信用扩张的最先行指标。10 月,该指标与9 月基本持平,而1~8 月该指标持续下滑。

      3、判断居民存款搬家股市潜力的指标——居民存款/股票总市值:

      ①指标的理解:该指标越高,对应居民存款搬家股市的潜力越大。

      ②当下的情况:10 月这一比值进一步回落至1.75,位于2007 年以来80%的分位数,2018 年以来87%的分位数,仍处于历史相对高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值最近三个月回落较为明显,其速率接近2014 年的6 月~9 月期间。

      ③本轮存款的状况:过去三到四年,我国居民存款明显超配,两个口径:

      口径一:居民存量存款/GDP。2010 年~2019 年,居民存款与GDP 的比值均值为79%,最高值为83%,截至2024 年9 月,中国居民存款与GDP 比值高达115%,特别是2022 年以来一路抬升;

      口径二:居民存款增量/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 年~2019 年,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均值为38%的情境下,存款占可支配收入均值比重约为15%;2020年~2023 年,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均值为37%的情境下,居民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提升至20%。

      我们提示,本轮超配的居民存款或成为影响股债市场的重要因素,具体参照前期报告《以我为主,向“低价”亮剑——2024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理解》

      4、银行体系总资产同比以及银行体系向非银投放资金占银行总资产比重由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暂时无法更新。

2024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如何评估M1同比的修复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文若愚 日期:2024-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