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研究: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

宏观研究 76

  在《内生增长模型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中我们已经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更倾向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式。但有定向偏向性的技术进步会造成生产函数的非标准化,也即C-D 生产函数无法准确刻画一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技术进步不仅决定了资本收入份额,也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本文在内生增长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化CES 生产函数来分析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对生产函数的影响。

      基于1978-2023 年间相关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的要素替代弹性为0.8,小于1。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为-2%,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为8%,而且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具有一定关系,既反映了投资粗放式发展的特点,也反映了“干中学”的劳动技能提升。2012 年以来市场偏离程度达到1992年之前的水平,亟需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最后,我们认为决定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因素为技术和制度。偏劳动型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分配,但长期来说会稳定在某一水平。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保障经济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下,让市场完成收入分配机制。

宏观经济研究: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较现实条件更严格;模型本身与真实世界存在偏差的风险。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蒋飞 日期:2024-11-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