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资产配置日报:各自烦恼

资产配置日报:各自烦恼

宏观研究 72

  复盘与思考:

      11 月18 日,股市表现显著分化,大盘、红利表现相对坚挺,小市值标的多在下跌,债市情绪整体不佳,供给忧虑驱动长端利率步步上行。上证收益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下跌0.21%、0.46%,中证1000、中证2000 指数则显著下跌2.46%、2.95%;中证可转债指数下跌0.63%;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3bp、2.3bp。商品成为今日为数不多表现占优市场,贵金属方面,黄金、白银价格分别上涨1.00%、1.28%;工业金属中,铜价小幅上涨0.10%;基建地产商品涨跌互现,螺纹钢、铁矿石分别上涨0.06%、1.87%;沥青、玻璃价格则下跌0.06%、2.90%。

      税期走款首日,央行延续净投放,资金利率整体维持稳定。早盘央行公布逆回购操作规模为1726 亿元,净投放389 亿元,力度较过去一周有所减弱。央行缩量净投放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市场预期层面,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依然在56.5%的高位,其中“央行操作及宏观指标水平”分项高达72.1%,凸显了资金市场对于央行持续呵护的诉求。不过资金利率暂未受到扰动,R001 仅小幅上行1bp 至1.63%,R007 则持稳于1.83%。资金日内走势同样相对平稳,DR001 全天基本围绕1.48%窄幅波动,3 点左右曾小幅攀升至1.60%,而后又快速回归1.48%。

      资金价格横盘,同业存单利率下行空间受限。据各银行11 月18 日询价结果,11 月19 日1 年期大型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集中于1.86%-1.90%区间,较前一交易日变化不大,3 个月、6 个月存单发行利率小幅上行1-2bp 左右。二级收益率变化同样不大,3 个月、6 个月收益率持稳于1.85%、1.87%,1 年期收益率上行1bp 至1.87%。

      债市的两条主线:一是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期限结构,11 月18 日新增三地披露化债额度使用计划。“2万亿”额度部分,浙江计划发行60 亿元10 年期债券、230 亿元15 年期债券、276 亿元30 年期债券;宁波计划发行249 亿元15 年期债券。“4000 亿”额度部分,青海计划发行两只10 年期债券,规模分别为5 亿元、4 亿元;浙江计划发行30 亿元10 年期债券、81 亿元30 年期债券。综合来看,用于置换隐性存量债务的“2 万亿”额度放开后,各地响应较为积极,单只债券发行规模普遍较大,且主流发行期限开始由10 年向超长期靠拢,截至11 月18日,进度为3058 亿元/20000 亿元。

      二是一级市场对于地方债的投标热情。由于今日暂未有特殊再融资专项债(超长地方债)发行,我们以浙江的10 年期特殊再融资一般债(24 浙江52)发行情况作为参考。从发行结果来看,其边际利率为2.13%,边际倍数、全场倍数分别为3.5X、16.4X,与国债利差为5bp,暂未反映出一级市场的“不适感”。

      从全天的行情变化来看,7 年、10 年、3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上行1.5bp、1.3bp、2.3bp,且从利率的日内变化来看,上行过程较为顺畅,中途没有出现上上下下的纠结反复。结合CNEX 资金情绪指数判断,基金与券商是长债的两大卖盘,基金的减持意愿更为强烈。但从定价驱动逻辑来看,其实今日并未出现特别显著的利空信息,这也意味着长债的大幅回撤,基本由市场预期所主导。

      为什么债市迟迟未能摆脱恐慌情绪?“无从参考”或是关键原因。过去两年,市场经历过理财赎回负反馈、  连续大额发债带来的资金波澜、过强预期造成的错误定价,债市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效应来抵御相同事件的二次冲击。然而,超长债的密集供给冲击则是第一次出现,尽管从理论上来看配置盘有能力顺利承接年末的大额超长债供给,但是债市可能还是需要经历一轮从认识到接受的过程。往后看,这个过程可能还需持续1-2 周左右,当超长地方债发行成为常态过后,债市可能回到自发修复阶段。

      A 股边际回调,全天成交额17960 亿元,较上周五(11 月15 日)缩量673 亿元,较5 日均值缩量5016 亿元。全市场22%的个股实现上涨,较上一成交日的18%略有上升。分市值来看,大盘股跌幅相对较小,沪深300 下跌0.46%,而中证500、国证2000 则分别回调1.54%、2.73%。风格层面,国证价值指数上涨0.81%,成长指数下跌1.21%。

      分行业来看,红利品种继续占优。在31 个SW 一级行业中,共9 个行业上涨,其中红利板块表现出色,煤炭、银行、钢铁、交运分别上涨2.30%、2.01%、1.33%和0.83%。地产表现靠前,对应SW 指数上涨0.85%,或受房地产报发文《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的推动。而科技板块显著回调,计算机、传媒、通信和电子分别下跌5.66%、5.24%、3.15%和2.99%。社会服务下跌幅度同样靠前,主要由教育板块拖累,SW 教育指数大幅下跌11.21%。

      今日市场结构明显分化,大盘价值品种上涨,小盘成长行情承压。大盘价值股的强势行情,主要由证监会于上周五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推动,其中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如中证A500、沪深300、上证科创50 等指数成分股)、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做出专门要求。在市值管理预期的驱动下,Wind 破净指数今日大涨2.61%。对应到行业来看,银行和地产等估值偏低的行业行情明显提振,Wind 央企指数上涨1.56%,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65%。而小盘成长继续回调,或仍然受杠杆资金支撑力度减弱的影响。融资余额已连续两日负增长(11 月14 日增幅为-72.68 亿元,15 日增幅为-93.59 亿元),同时融资买入额由11 月初的3000 亿元下降至1757 亿元,指向杠杆资金推升小盘品种的意愿已明显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红利占优的行情与8 月存在明显不同。今年8 月,A 股成交状态低迷,甚至出现单日成交额不足5000 亿元的“地量”交易,指向彼时题材机会尚不成熟,更具“确定性”的股利收益受到市场青睐。而当下单日成交额维持在1.5-2 万亿水平,市场风险偏好已显著回升,此时红利品种的交易思路更偏向于博弈政策预期(市值管理、并购重组等),而非对红利逻辑的依赖。这也意味着,本轮“行情承压,红利占优”的格局并不能类比于8 月的弱势行情,当前仍然处于牛市快涨之后的博弈阶段。

      整体来看,目前处于短暂的增量信息“空窗期”,市场更倾向于交易即期信息,短期内行情或仍偏震荡。不过,在风险偏好和底线思维的支撑下,回撤空间或相对有限。若以博弈反弹的思路参与市场,近期或存在交易机会。若更侧重于获取中长期收益,当前宽幅震荡的市场环境较为考验耐心,提升赤字、增发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仍然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资产配置日报:各自烦恼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4-11-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