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热启动”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经济的发展,犹如在风浪中寻求平衡,既有突破桎梏的豪迈,也有随之而来的过载与失衡。从疫情冲击导致供应链失序,到通胀高企与持续的高利率环境,全球经济数年的累积失衡迎来了“热启动”的临界点。
如同电脑系统在高负荷状态下依靠热启动恢复运作,全球经济亦在混乱之后,通过一系列短促而有力的政策调整,力求回到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热启动”不仅意味着重启,更代表了一次系统性的复原过程——在经历“过载”的混乱与停滞之后,从供需错配、资源短缺、通胀升温与地缘紧张的困局中复苏,重塑稳健运行的根基,实现对自身秩序的重构与再平衡。这种热启动并非恢复原状,而是借助供需结构性调整、科技创新以及政策引导,推动系统从失衡中重获动力。展望2025 年,全球经济在热启动的恢复中,将一步步重构自身架构,通过政策经验的再校准,化解短期挑战与长期瓶颈的阻碍。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也将从2024 年“预期定价”的迷雾中逐渐清晰,过渡到2025 年“政策落地”的效果评估。全球经济将在更具适应性与创新力的模式下稳步前行,完成从动荡到稳定的蜕变,实现艰难的转型升级。
从混乱到有序:全球经济环境的系统性重塑。经历多年的高负荷运行,全球经济系统在重重压力下艰难前行,脆弱性暴露无遗。然而,正是这一困境推动了经济系统的底层重建和修复。
就像计算机系统通过重启实现自我修复一样,全球经济数年的累积失衡迎来了“热启动”的临界点。回首过去,全球经济系统过载的动因主要有四:一是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危机“病毒来袭”;二是全球供应链“硬件崩溃”;三是各文明“软件冲突”,大国博弈加剧地缘紧张局势;四是经济超负荷运转,基础科学天花板效应对生产力发展形成瓶颈。在过去的展望中,我们以“熵减之年”定位2023年,全球经济在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跨越“熵增”到“熵减”的阻碍,在2024 年“拐点之年”,为经济复苏积蓄了势能,推动系统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展望2025 年,全球经济按下“热启动”键,这并非简单的重新开始,而是在过去经验基础上的优化,更是一次系统性的复原过程——在经历过载的混乱与停滞之后,从复杂困局中努力重塑稳健运行的根基,实现对自身秩序的一次重构与再平衡。
根据IMF 最新预测,全球经济2024 年和2025 年增速预期值均为3.2%,发达经济体两年均保持在1.8%,而发展中经济体两年均保持在4.2%。然而,相同的数字蕴含不同的期许,与2024 年不同,2025 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通胀环境的改善带来政策重心的转向。2024 年,通胀经历了短暂的反弹,最终趋势性回落,已逐渐逼近长期政策目标。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中性,更注重于长期经济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增长。二是大选落幕后的政治局势重塑。2024 年全球迎来大选之年,主要经济体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显著变化。新的政治环境落地,外部不确定性转为相对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并非简单的全球“风向”变化,而是国际政治氛围从动荡向平稳的过渡,使各国能够更从容调适,谋划长远,而非忙于应对外部环境潜在的风险与变局。
三是科技赋能带来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科技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深入各行各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热启动”的大背景下,科技进步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长动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