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经济实力: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结构优良,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23 年,全省经济总体呈回升向好态势,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22 年上升3.0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仍仅次于广东省稳居全国第二位,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位。2023年,全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先进制造业増势仍相对较好,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恢复;服务业支柱地位仍保持稳健,其中金融业和邮政电信行业保持较稳定增长,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呈强劲复苏回升态势。从三大需求看,2023 年江苏省投资和消费保持增长,但对外贸易规模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较低迷。
2023 年,江苏省各地市GDP 总量排名与2022 年相比未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差异化仍较显著。其中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和苏中的南通经济总量均超万亿元,经济体量较小的地市仍主要分布于苏北地区。各地市在人均GDP、地均GDP、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仍表现为较明显的梯度特征。
从经济增速看,2023 年各地市经济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升,经济增速均在4.6%-10.2%的区间。从三大需求看,2023 年各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明显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出现分化,多数地市房地产投资仍呈下降态势,但降幅总体有所收窄。2024 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各地市经济总体呈较平稳增长,经济增速多在5%-7%区间。
财政实力: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好,财政自给能力较强。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扭转上年降势,同比增长7.25%至9930.18 亿元,增速较上年回升14.8 个百分点。当年全省实现税收收入7976.99亿元,同比增长17.25%,税收占比为80.33%,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65.15%,居全国第五位,位于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之后,财政自给能力较强。江苏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总体维持在较大规模,对综合财力形成较强支撑,但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呈下降态势,2023 年全省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316.13 亿元,同比下降10.13%,但仍系地方财力的第一大来源。2024 年1-5月,主要受上年同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规模大,形成较高基数,同时受到结构性减税政策因素等影响,江苏省税收收入有所下降。
江苏省各地市2023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名与2022 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且与GDP 排名总体相当,部分地市存在GDP 总量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倒挂的情况,侧面反映出地区经济质量与创税能力的差异。分区域看,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整体偏弱,其中苏州、南京、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千亿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市,合计占比达54.67%。从增速看,2023 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呈正增长,其中连云港、宿迁和南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相对较高,南京增速最低。各地市财政收入质量差异有所减小,财政自给程度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苏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整体较好,苏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相对较弱。
2023 年江苏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苏州、常州、南京和无锡等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地市。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2023 年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续下降,且增速差异较大,其中仅盐城、连云港和镇江为正增长。以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23 年绝大多数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继续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地方财力中占比总体仍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财力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依赖程度总体较高。
债务状况:2023 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22732.8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5%,债务规模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三位,但因其财政实力强,财政收入对债务的覆盖程度仍较好。2023 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29 倍,位列全国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升序排列第7 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近年来,江苏省持续推进隐债化解和债务管控,但由于全省城投债基数较大,城投债发行额和余额持续居全国各省首位。江苏省城投平台企业多,平台带息债务规模大,2023 年末全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达7.99 万亿元,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5 倍,在全国排名均居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弱。
从各地市来看,2023 年末共有10 个地市政府债务余额超过千亿元,其中南京以3070.03 亿元的规模居首位;镇江得益于省级层面化债支持,政府债务余额经过连续几年高增长后,以2459.08 亿元的规模居第二位;苏北地区的宿迁、淮安、连云港政府债务规模仍相对较小。从城投主体及城投债务分布来看,江苏省城投企业及存量城投债、城投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从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看,2023 年以来,得益于债务管控,各地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较上年末变动总体不大,其中苏州、无锡和宿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压力相对较小,盐城、泰州和淮安城投带息债务负担相对最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