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抢出口”效应在11月表现明显
观点
月度ECI 指数:从11 月前三周的高频数据来看, ECI 供给指数为50.50%,较10 月回升0.02%;ECI 需求指数为49.88%,较10 月回升0.01%。从分项来看,ECI 投资指数为49.99%,较10 月回升0.05%;ECI消费指数为49.46%,较10 月持平;ECI 出口指数为50.42%,较10 月回落0.05%。从ECI 指数来看,11 月份经济延续了10 月份以来的修复态势,尽管工业生产景气度有一定季节性回落,但整体同比优于去年同期,而需求端中地产销售和乘用车零售则受益于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地延续回暖。工业生产方面,11 月部分主要行业开工率出现了季节性的回落,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景气度,需求端的改善支撑了工业生产的扩张;投资方面,本轮地产销售的改善仍在持续,截止11 月23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录得793.9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有望带动整体地产销售降幅继续收窄;出口方面,11 月以来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呈现逐周改善的趋势,韩国前20 日出口增速也较前10 日大幅改善,一定程度上表征11 月或存在“抢出口”的现象。
ELI 指数:截至2024 年11 月24 日,本周ELI 指数为-1.56%,较上周回落0.17%。11 月迄今政府债融资再加速、先“收”后“支”熨平流动性波动。根据本周新发布的财政数据显示,2024 年1-10 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支出22.15 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7%,相比1-9 月累计同比增速边际回升0.7 个百分点,10 月份当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97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表明财政支出节奏继续加快。在财政收入端,10 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49%和-10%,尽管仍低于全年预算目标,但是收入增速正在逐步好转。11 月份以来大规模隐债置换政策陆续发力,截至11 月22 日,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已达到1.77 万亿,11 月25 日-29 日当周政府债缴款规模超过7000 亿元,虽然政府债缴款短期可能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造成压力,但是财政先“收”后“支”的节奏也会形成年底之前的财政支出,预计财政支出继续发力将是托底年底前实体经济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和M1增速或受益提升。
风险提示:短期出现“抢出口”现象;政策出台力度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改善的持续性待观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