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地缘政治紧张情绪再度升温
【宏观总结20241124】
国内经济:增量举措下10月主要经济数据回升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10月份,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消费、股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国升,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3222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1-9月份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施性传务4万亿元,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降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国内通胀:10月通胀同比回升但环比回落,增量政策效果待验证11月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1)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3%。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1)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10月份CP1涨幅回落,PP1降幅扩大,食品、原油等主要商品价格被动加剧以及国内供强格局未变是主要拖案。但核心CPI回升、PPI环比降幅收窄,表明一揽子政策正在落地见效,对需求和价格恢复形成支撑。预计未来两个月国内物价有望温和回升,但低通胀格局难改。
流动性:央行新增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补充中期流动新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支出也将明显减少。同时,这也是央行利率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体现。分析认为,年内LPR报价可能将保持稳定。2025年或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海外宏观,地缘政治紧张情绪再升温
俄罗斯周四乌克兰军事设施发射了一枚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代号为"横子”),作为对乌克兰使用美国和英国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领土的回应。,:战争一铀即发,金正恩指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极一步袭击之前,将提前警告平民。
其危险,处于尖锐对峙状态。具有破坏性的核战争一触即发。他强调,这种紧张局势并非源于误解,而是美国及其同盟国家的故对姿态造成的。
海外宏观:美联储主席暗示放缓降总进程
11月14日,在美国达拉斯联储参与主办的同当地企业领袖对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的经济现状并投有暗示美联储需要匆忙地降息,因为经济表现强劲,所以美联储能谨慎考虑决策。评价经济时,鲍威尔称,美国1的经济表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没有发出任何需要我们急于降息的信号,目前经济表现强劲,让我们能谨慎地做出决定。”鲍威尔说,据CHE“美联储观察",在鲍威尔讲话前,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2.2%,鲍威尔讲话后,美联储12月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1.3%,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58.7%11月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销费者价格指数(CP1)较上年同期上涨2.6%,较前值回升0.2%。剔除了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通胀同比上涨3.3%,10月名义和核心通胀都符合市场预期。商品通胀和住房外的其他核心服务回落带动10月核心CPI环比小幅回落,但住房分项仍然保持韧性。10月核心通胀边际回猪缓解市场对短期通胀大幅上行的担忧,联储12月维续降怠的概率仍然较大,但明年的通胀路径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具体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以及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响,美联储短期内或继续维持开放指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