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MI的5大信号:难得需求连续改善
事件:2024 年11 月制造业PMI 为50.3%(前值50.1%);非制造业PMI 为50.0%(前值50.2%)。
核心观点:11 月制造业PMI 延续回升、连续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其中:除了价格指数回落,其余分项多数回升,尤其是需求端、小企业景气的反弹幅度较大,与11 月高频数据普遍延续反弹相互印证,指向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往后看,政策发力叠加抢出口影响,预计四季度GDP 将升至5%以上,全年5%左右的GDP 增长目标有望完成;短期紧盯3 点: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政策定调、年内政策的接续、特朗普可能的关税升级。
1、11 月制造业PMI 继续处于扩张区间,略高于预期、持平季节性;非制造业PMI 回落。11 月制造业PMI 为50.3%,较前值继续反弹0.2 个点,略高于预期,持平季节性(2015-2019 年11 月PMI 平均环比回升0.2 个百分点),连续第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1 月非制造业PMI 回落0.2 个百分点至50.0%,其中服务业PMI 持平前值,建筑业PMI 回落0.7 个点百分点。11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持平于50.8%,指向经济景气保持扩张,应与9 月底以来一揽子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有关。
2、分项看,重点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的5 大信号:
1)供需指数均反弹,需求回升幅度更大。供给端,11 月PMI 生产指数52.4%,较上月回升0.4 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高频看,11 月PTA、汽车开工率等传统生产高频指标多数反弹或维持高位,指向工业生产仍然较强。需求端,11月PMI 新订单指数回升0.8 个百分点至50.8%,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8 个点至48.1%,指向内外需均有所改善,需求改善幅度大于生产;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等行业供需增长较快,石油煤炭加工、专用设备等行业供需偏弱。
2)进出口订单均回升,11 月出口增速可能仍高。出口端,11 月新出口订单回升0.8 个百分点至48.1%,连续7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高频看,11 月前20 日韩国出口同比5.8%(10 月-3.1%),出口运价小升,指向外需韧性仍强,可能与“抢出口”的支撑有关,预计11 月出口增速仍高;进口端,11 月进口订单回升0.3 个百分点至47.3%,侧面验证内需继续好转。
3)价格指数小幅回落,预计11 月PPI 同比-2.4%左右;库存低位反弹。价格端,受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11 月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小幅回落3.6、2.2 个百分点;但受基数走低等因素影响,预计11 月PPI 同比跌幅有所收窄,可能为-2.4%左右(前值-2.9%)。库存端,11 月PMI 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分别变动0.0、0.5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反弹,仍在低位。
4)中小企业景气反弹,就业压力仍大。11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变动-0.6、0.6、1.6 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景气时隔6 个月重回荣枯线,小型企业景气也有明显反弹,指向政策效果已逐步传导至中小企业;就业方面,11 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落0.2、0.2、2.0 个百分点,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5)服务业延续温和扩张,建筑业景气降至收缩区间。服务业方面,11 月服务业PMI 持平于50.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从行业看,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金融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等行业景气回升较多。建筑业方面,11 月建筑业PMI 回落0.7个百分点至49.7%,是2012 年以来(除了2020 年2 月)首次降至收缩区间。
3、总体看,11 月PMI 继续回升,连续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经济温和修复。制造业PMI 连续3 个月回升,延续修复态势,连续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除了价格指数回落,其余分项多数回升;这与11 月地产、基建、汽车消费等高频数据普遍反弹相互印证,指向9 月以来一揽子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推动经济温和修复。
4、往后看,四季度经济持续修复,短期关注12 月两大会议。基本面看,近期高频数据指向内需持续修复、政策效果的持续性较强,叠加抢出口影响,预计四季度GDP 将升至5%以上,全年5%左右的GDP 增长目标有望完成;2025 年GDP 目标可能仍定5%左右的偏高水平(4.5%以上应是底线目标)。政策面看,继续提示,我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尤其是中央加杠杆的想象空间明显打开,短期紧盯3 点:1)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对明年的政策定调,预计2025 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史上最高;2)年内政策的接续,包括提前下达2025 年部分专项债额度,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补贴政策;3)特朗普可能的关税升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