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与资产展望:干字当头
展望2025 年,“干字当头”应是关键词,“波动大、预期差大”可能延续,关注四大主线:特朗普再次当选的政策,紧盯关税升级和人民币;我国中央加杠杆的力度,紧盯财政扩张和消费支持力度;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走势,紧盯地产、基建、物价;三中全会促改革的进展,紧盯民生、财税、国改、民营、扩开放、新质生产力。
综合看,2025 年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的基准情形很可能是:特朗普新政加大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前低后高、面临再通胀、降息可能放缓;我国政策将全力各种“稳”,大方向更积极、财政赤字率可能史上最高,全年应会继续“保5%”、并新增“推动物价回升”;实际GDP 节奏可能“两头低、中间高”,投资升、消费升、出口降,关键看地产能否企稳、基建实物工作量能否多增;资产端,年底年初可能阶段性“股债双牛”,全年权益资产可能震荡偏上行、结构性机会为主,内需、顺周期、科技有望交替表现,国内债牛仍可期、波动加大,“上有顶、下有底”(10Y 国债收益率区间可能1.75%-2.3%);美元指数总走势上相比107 左右的高位(11 月下旬)应趋于回落、但回落空间不会太大,人民币将面临较大贬值压力。
一、政策面:干字当头、更积极、更扩张、更给力,中央加杠杆力度是关键1、总基调:9 月底一揽子增量出台以来,我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尤其是中央加杠杆的想象空间明显打开,再考虑到2025 年可能继续“保5%”,叠加大概率的关税升级,均指向2025 年政策大方向将更积极、更扩张、更给力。
2、主抓手:进一步“向内求”,扩内需为主,包括促消费(可能会有新一轮消费补贴),稳地产(调整收储政策、北上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拉基建(筹划更多大型基建项目、放松专项债项目审批),强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3、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全年降准降息均可能2-3 次,结构性工具仍是发力重点;全年社融增速小升,节奏先上后下、高点在三季度,M1 同比有望转正。
4、财政端:延续积极,我们预计:2025 年一般赤字率升至3.5%-4%以上,专项债扩至4.5 万亿以上,特别国债规模至2-3 万亿以上,对应看全口径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可能接近9%甚至更高,预示2025 年赤字率有望成为史上最高。
5、制度端:促改革可能提速,2025 年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的关键一年,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要求下,可重点关注5 大类改革:惠民生(生育补贴)、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稳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
6、政策节奏: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 月上中旬),明年““两会”“(预计3 月)、政治局会议(预计4/7/10/12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3 月很关键)。
二、基本面:可能继续“保5%”,内需升、外需降,紧盯关税、地产、基建1、全球看,逐步走出“肥尾”,乐观情形可能触底回升、节奏前低后高。““降息果显现+杠杆充分去化+信贷条件改善”的共同作用下,预计2025 年全球经济将逐步走出“肥尾”阶段,乐观情形下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其中:欧洲经济最快在2025 年初回升,美国经济更有可能在2025 下半年回升。
2、国内看,可能继续“保5%”,节奏“中间高、两头低”,关税和政策力度是关键。2024 年,我国经济呈先升后降再反弹的““N”字型走势,全年GDP 有望实现5%;2025 年预计政策继续加码、推动经济进一步修复,全年可能继续“保5%”,结合基数 应,预计:2025 全年GDP 实际增速5%左右,Q1-Q4 当季增速分别为5.0%、5.1%、5.1%、4.7%。名义GDP 增速约为4.8%左右。鉴于可能的关税冲击,政策实际力度和落地节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应经济节奏也会变数较大。
3、结构看,投资、消费反弹是主支撑,出口回落是主拖累,紧盯地产和基建实物工作量。1)内需修复:消费预计温和修复,收入反弹是主支撑,财富缩水仍制约,支持政策拐加码;地产投资短暂反弹后可能再度回落,但整体跌幅有所收窄;基建在政策支持下保持高增,实物工作量有望回升。2)外需回落:如果没有额外加征关税,基准情形下我国出口增速约为3.0%左右,后续紧盯特朗普对我国可能加征关税的时间和税率,中性情形下可能拖累我国2025 年出口约3.0 个百分点(6.0÷2);换言之,2025 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降至0%左右。而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受出口回落拖累,预计高位小幅放缓,补库之路仍然坎坷。
三、流动性:美国面临再通胀,中国物价低位小升,国内债牛可期,人民币压力大1、物价:美国再通胀风险,国内CPI、PPI 延续低位,可能的限产是大扰动>美国物价:2025 年美国通胀面临三重上行压力:一是住房通胀可能止跌反弹,二是“工资-物价螺旋”压力加大,三是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根据测算,在不考虑关税的影响下,2025Q1-Q4 美国CPI 同比分别为2.3%、2.2%、2.4%、2.4%,核心CPI 同比分别为2.8%、2.7%、2.7%、2.6%,仍高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
>国内物价:预计中国CPI、PPI 可能仍会延续低位震荡:CPI 方面,2025 年中枢预计约0.7%,Q1-Q4 分别为0.9%、0.6%、0.4%、0.8%,关注消费、猪肉、房租待影响因素;PPI 方面,2025 年中枢预计预计约为-1.5%,Q1-Q4 分别为-1.9%、-1.9%、-0.9%、-1.3%,重点关注油价、国内大宗、产能过剩行业价格走势。
2、利率:货币宽松、财政发力、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预计利率整体偏震荡偏下行、区间在1.75%-2.3%,基本面仍是核心变量。但鉴于地缘政治、地产修复不确定性待因素,基本面修复节奏、幅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应利率波动可能放大。
3、汇率:预计2025 年美元指数很可能震荡为主,总走势相比107 左右的高位(11月下旬)应趋于回落、但回落空间不会太大;人民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 也要惕类似“广场协议”的被迫升值),鉴于国内政策偏扩张,也无需过于悲观。
四、中观面:“加征关税、化债、货币政策框架变化、区域规划”四大焦点1、加征关税升级的行业影响:基于特朗普的贸易主张、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当前美国自华进口关税、2018 年各个行业的关税弹性、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待视角,电子、纺织服饰、家用电器、基础化工待行业受影响可能最大,其次是建材、有色金属、轻工制造、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待也需重点关注;计算机、钢铁待行业如果加征关税落地,对美出口可能下降较多、但对相关行业整体影响有限;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待行业受影响相对偏小。
2、10 万亿化债对消费的影响:整体看,化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清偿企业应收账款,直接利好政府和企业消费。结构看,按受益程度分为三类:1)直接受益类:
文化办公用品、书报杂志待,体现为地方财政支出和书报杂志消费增速、企业管理费用和办公用品消费增速的相关性较好。2)部分受益类:如汽车中的商务车,家具中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商用家电、健身器材、通讯器材的固定电话机待。3)间接受益类:如必选消费、建材、化妆品、金银珠宝待。
3、货币政策框架变化的影响:伴随经济转型,货币政策框架也正发生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中间变量的调整、利率调控机制、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待。对于资产定价而言,注意两点变化:一是总量金融指标(社融、M2 待)波动性下降、同时趋势性向下,对于经济的指示作用弱化,基本面的边际变化需更多关注M1、物价待指标;二是伴随流动性投放方式更加多样化,央行对于利率的掌控程度上升,也预示过去机构行占主导的债券市场,在未来可能需要更多注意央行操作的影响。
4、重大区域规划的投资机会:区域规划和战略具备前瞻性及政策协同支持的确定性,短期可关注两大维度:一是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大开发,遵循““大保护、大开发、高质量发展”;二是国务院已审批通过11 城2021-2035 年国土空间规划,关注各地““标签”,其中:功能定位看,成都定位为““西部经济/科技创新/对外交往中心”;服务重大战略看,如广州、深圳待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优先支持产业看,支持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广州)、创意产业发展(深圳)、金融(成都)。
后附:2025 年重要大事件一览表;2025 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风险提示:地产、消费超预期变化;海外经济环境、地缘冲突演化待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搜索
概念板块
钠离子电池(47)网络安全(118)农业种植(79)西藏(22)富时罗素(1076)冷链物流(112)湖北自贸(28)独角兽(126)基本金属(41)碳基材料(19)合成生物(52)分拆预期(62)新冠检测(77)一带一路(392)湖南(144)银行(43)宁夏(15)昨日涨停(20)国产芯片(343)盐湖提锂(35)智慧政务(72)MicroLED(19)乳业(31)发电机概念(20)Chiplet概念(23)绿色电力(120)机器人概念(337)快手概念(25)减肥药(25)送转预期(16)QFII重仓(386)氮化镓(46)虚拟现实(221)元宇宙概念(137)熊去氧胆酸(21)四川(173)鸿蒙概念(58)塑料制品(88)PCB(78)公用事业(20)电子竞技(34)科创板做市股(40)流感(101)养老金(166)商业百货(58)数字阅读(18)航天概念(88)华为N腾(15)光伏建筑一体化(79)特高压(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