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月报:财政收入和支出端进一步上行

宏观月报:财政收入和支出端进一步上行

宏观研究 74

  月度观点

      2024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前值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前值2.1%)。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前值27.1%)

宏观月报:财政收入和支出端进一步上行


    2024年1—10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845.3亿元,同比下降12.7%;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2223.1亿元,下降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612.0亿元,增长11.5%。

      截至24年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53万亿元,增长3.9%(前值4.6%),拆分结构来看,除采掘产成品走强外,中下游制造业产成品存货下降,工业恢复动能较弱。

      24年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得益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需求大幅修复,物价有所回落。具体而言,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继续上涨0.4%,采购量环比由减转增,企业生产意愿增强;新订单指数为50.8%,时隔六个月重新转强,新出口订单和在手订单虽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出口和在手订单下行幅度趋缓,制造业需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维持平稳,企业采购原材料动力不足,产成品库存连续二十个月处于50以下,产成品去库进程仍较慢,原材料库存由于季节性因素继续回暖;物价方面和上月相比有所回落,出厂价格为47.7%,比上月下降2.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为49.8%,比上月下降3.6%,原材料购进价格和产成品出厂价格再度转跌;从业人员指数为48.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

      24年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比上月下降0.2%,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需求不足的特征较为突出,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滑1.3、1.8、1个百分点,降至45.9%、48.2%、42.7%。

      从行业看,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受国庆假期效应消退等因素影响,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不同程度回落。

      24年11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降49.7%,受天气转冷户外施工逐渐进入淡季等因素影响,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从业人员和物价水平再次走弱,表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虽呈持续回升态势,但景气度尚未传导至价格层面,并且房屋建筑和建筑装饰及安装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处于50%以下,行业企稳回升的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业务活动预期处于55%以上的高景气区间,但受到假期因素影响,需求环比有所回落,物价水平有所企稳。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981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0782亿元,同比下降4.5%;非税收入34199亿元,同比增长15.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482亿元,同比下降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2499亿元,同比增长0.9%。

      税收结构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降幅分别收窄至-5.1%、-2.9%、-3.9%,消费税和房地产五税的增速进一步提升至2.4%、0.3%。消费税和房地产税收上升反映经济需求端持续回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降幅收窄或主要反映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改善,这与补贴政策落地、债务资金拨付进度提升密切相关。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分行业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0%,纺织业增长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汽车制造业增长6.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

      分产品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19种产品中有34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941万吨,同比增长3.5%;水泥17498万吨,下降7.9%;十种有色金属669万吨,增长0.6%;乙烯273万吨,下降5.5%;汽车295.4万辆,增长4.8%,其中新能源汽车142.8万辆,增长48.6%;发电量7310亿千瓦时,增长2.1%;原油加工量5954万吨,下降4.6%。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前值3.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0944亿元,增长4.9%,前值3.8% 。

      分品类而言,耐用品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政策、叠加双十一购物节的催化,家电消费明显回暖,汽车增速亦较9月有所回升。

      10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较9月的20.5%再度走高至39.2%,估算其对社零同比增速的贡献约为1.8个百分点、贡献社零增速的4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较9月的0.4%回升至3.7%,约贡献社零同比增速的1个百分点。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截至11月11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已达到188.6万份,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180万份;全国已有2160.8万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271.9万台,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上油烟机、燃气灶等品类增长领先。

      地产链消费整体仍偏弱,建筑装潢类消费同比降幅较9月的6.6%继续小幅收窄至5.8%、家具类同比增速从9月的0.4%回升至7.4%,地产周期回落对地产链相关消费的拖累犹存。

机构: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秀仕/石舒宇 日期:2024-12-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