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周观察:存量地缘问题再浮现
研究结论
俄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1 月29 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乌克兰结束“战争的热战阶段”的条件是北约保护乌克兰政府现控地区,以防俄军占领更多领土。泽连斯基开始公开讨论放弃领土进行停火谈判反映了在特朗普上台后,乌克兰对战场胜利的预期进一步降低。至于该表态对停火谈判有何实质影响,用领土换和平并非双方增量的谈判进度,自2022 年3 月一直是谈判的基础;但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一直是俄方在各轮谈判反对的核心诉求之一。继而总体上不能说乌方做出了增量让步、推进俄乌谈判。
中东:黎巴嫩方向在美国调停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似乎有降温的迹象,但叙利亚局势重新升温。在美国调停下,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在60 天内分别从边境地区后撤、创造缓冲区,并由黎巴嫩政府军与联合国维护部队进驻缓冲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停火后以色列能集中精力聚焦伊朗,并使军队休息。叙利亚方向,叙利亚有极端主义色彩的反叛组织攻入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存量的地缘冲突在与俄乌、黎巴嫩、加沙等局势共振再生。后续,反恐、反极端组织的问题可能会重新成为中东局势的主线。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11 月25 日,特朗普表示,由于毒品和非法移民不断涌入美国,将在上任第一天签署行政令,对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进口产品征收 25%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 10%的关税,直至毒品与非法移民不再涌入美国。11 月30 日,特朗普再次表示,要求金砖国家承诺不会创造新金砖货币或支持任何货币替代美元,否则美国将对自金砖国家的进口加征100%的关税。
从政策工具箱来看,特朗普大概率选择方法(5)以实现上任即加征关税:
(1)1962 年《贸易扩展法》的232 条款:在美国商务部调查后,若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总统可使用关税调整进口。
(2)1974 年《贸易法》的301 条款:在美国贸易代表(USTR)调查后,若发现外国政府的行为不公平、不合理并影响美国贸易,总统可施加关税。
(3)1974 年《贸易法》的122 条款:总统若需要处理美国“大型且严重”国际收支赤字,或需要防止美元显著贬值时,总统可额外对进口加征15%关税,期限为150 天(国会可进一步延期)。
(4)1930 年《关税法》的338 条款:若某国歧视美国商品,美国可针对该国商品额外加征50%进口关税;若歧视程度升级,美国可彻底禁止进口该国商品。
(5)1977 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2019 年5 月,特朗普即表示有意基于IEEPA 声明南部边境为紧急状态,并对墨西哥加征关税。通过IEEPA 的施加关税无需经过调查或国会立法,可即刻施加关税。
从宏观政策一致性来看,短期美国激进的关税措施,配合财政支出扩张的可能性,在短期会加大供给侧压力(更多可见近期报告《如何理解特朗普胜选后的第一批关税政策表述》)。中期一个潜在问题是若关税措施如特朗普所愿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即离岸美元供给),可能损害美元国际地位。但近期实证研究发现关税对贸易逆差的影响有限,继而该问题可能不会影响特朗普施加关税。
风险提示
美国总统换届交接出现超预期变化,导致特朗普上台前景生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