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股债休整日
复盘与思考:
12 月3 日,A 股成交小幅缩量,价值与成长行情分化,债市则进入大涨过后的纠结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0.44%、0.11%,科创50、创业板指则下跌1.04%、0.44%;中证可转债指数上涨0.12%;10 年、3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0.7bp、0.6bp。商品表现较为亮眼,贵金属方面,黄金、白银价格分别上涨0.65%、1.81%;工业金属中,铜价上涨0.85%;基建地产类商品中,螺纹钢、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0.81%、1.50%,玻璃价格与前一日持平,沥青价格下跌0.48%。
央行投放小幅提升,银行体系融出规模依旧充足,资金面边际转松。早盘央行公布逆回购操作规模为513 亿元,较月初首日的333 亿元小幅提升,不过当前正值跨月资金回笼期,逆回购净投放规模为-2480 亿元。虽然月初净回笼量较大,但银行体系净融出资金规模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截至12 月2 日的读数为5.19 万亿元,再创下半年来新高,其中大行净融出规模达到4.77 万亿元。在此背景下,隔夜利率月初稍有上行过后,今日快速转降6bp至1.47%,R007 及R014 则位于1.75%、1.80%水平。
结合资金日内走势观察,银行间及交易所借贷成本呈现双稳格局。DR001 开盘加权位于1.29%,日内高点仅上行至1.40%,全天基本围绕1.34%一线震荡,波幅较窄,尾盘收于1.36%;GC001 则走出全天横盘震荡趋势,仅在尾盘15 分钟交易内出现常规的下行波动。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边际下行,由48.3%降至43.0%,目前流动性扰动仍旧停留在交易情绪层面。
短端利率经历“两连速降”,板块情绪开始恢复理性。存单方面,据12 月3 日各银行询价结果,12 月4 日1年期大型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区间在1.70%附近,中型股份行发行利率也降至1.72%-1.74%,机构间成本差异已收敛至低位,3 个月存单发行利率则存在分化,部分银行仍为1.63%,而另一部分银行则需发至1.65%-1.68%。二级存单收益率波动要强于一级市场,3 个月、6 个月、1 年期存单收益率均上行2bp 至1.72%、1.72%、1.73%,一二级定价分化尚存,二级品种性价比或更高。短久期利率行情同样阶段性减速,1 年、3 年、5 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小幅上行2.4bp、1.0bp、0.8bp 至1.56%、1.69%、1.73%。
长端交易对于当前利率定价的合理性展开了博弈,10 年国债收益率在昨日突破2.0%后,下行阻力明显放大。
与今年二季度行情相似,随着长债收益率接连破位,部分投资者开始猜想监管或再度喊话关注利率点位的合理性,叠加昨日四家农商行违规操作的自律调查结果出炉,早盘债市情绪整体偏谨慎;午间财联社发文称,“央行紧急快速调研,通知已下发”,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日内最大调整幅度均达2.5bp;尾盘债市情绪自发缓和,长端品种利率纷纷自日内高点回落。全天来看,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0.7bp、0.6bp,幅度不算显著,不过5 年、7 年期品种则上行1.5bp、1.3bp。
参考今年二、三季度经验,债市开始关于合理定价的博弈,作用或仅为放缓利率下行的步调,拉长时间来看或均为“倒车接人”的机会,当前对于利率方向决定力更强的三个变量或依旧是基本面变化、年终政策的落地力度、机构的一致行为。在12 月中上旬基本面、政策答案出炉以前,1.95%-2.00%或是10 年国债收益率的反复拉扯 区间,逢调买入或依旧是不错选择。
A 股价值与成长行情分化,全天成交额17560 亿元,较昨日(12 月2 日)缩量694 亿元,较五日均值放量878 亿元。全市场47%的个股实现上涨,较昨日的88%有所下滑。风格层面,价值板块表现突出,国证价值指数上涨0.92%,而成长指数则下跌0.30%。分市值来看,大盘股表现领先,沪深300 上涨0.11%,而中证500 和中证1000 则分别下跌0.19%和0.16%。
分行业来看,红利品种表现靠前,科技板块行情承压。在31 个SW 一级行业中有16 个行业上涨,其中红利板块表现领先,银行、公用事业和煤炭分别上涨1.56%、1.38%、1.16%。而科技板块行情回调,电子、国防军工、传媒、通信和计算机跌幅靠前,分别下跌1.02%、1.01%、0.98%、0.49%和0.38%。同时,昨日涨幅领先的美容护理和纺织服饰行情同样走弱,分别下跌0.87%和0.35%。
今日行情可划分为盘整和反弹两个阶段。在前半段的盘整行情中,资金参与情绪不高,行情持续窄幅震荡。
同时,科技&消费等热门板块明显退潮,而红利品种行情走强。结合连板指数表现来看,其涨幅由6.62%收窄至2.65%,同时连板晋级率由67%下降至47%,指向在经历了11 月27 日以来的反弹行情后,资金对涨至高位的品种态度趋于谨慎。随着资金情绪的边际降温,科创50 行情明显受到扰动,该板块一度在11 月27 日至12 月2 日累计上涨6.75%,涨幅高于沪深300、中证1000、Wind 微盘股指数等一系列宽基指数,但今日则发生明显的缩量回调,在反弹前跌幅一度达到1.84%。
到了下午,财政政策预期再度发酵,上证指数迅速反弹,涨跌幅由-0.35%一度上升至0.63%。同时科技、地产和非银金融显著走强,指向政策预期仍然是做多资金关注的方向。进一步分析下午的反弹,各类资金参与思路有所不同,但态度均相对保守。杠杆资金希望借力政策预期推升小微盘股价,这在昨日“政策预期升温&融资余额大幅上升114 亿元”的现象中已有所反映。在今日的反弹行情中,中证1000 在成交放量的同时脉冲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沪深300 和中证500,或正是杠杆资金试图推升股价的反映。而机构资金则主要从“高抛低吸”的思路出发,反弹前沪深300 已再度跌至日内低位,且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政策预期的发酵空间尚不能证伪,意味着行情或有博弈空间。不过,在脉冲上涨完成后,资金的兑现情绪随即开始反映,沪深300 和中证1000 均震荡回调,最大回撤幅度分别在0.3%和0.6%附近。这与11 月初能够持续走强的日内走势明显不同,指向这一轮反弹的资金情绪较11 月初更偏谨慎。
整体来看,市场在短期避险和继续博弈政策预期之间摇摆,同时成交小幅缩量,300 指数期权波动率继续上升,指向资金承担风险的意愿边际下降。此外,微盘股行情继续发酵,Wind 微盘股指数上涨0.67%,市场呈现大盘与微盘同时上涨的“哑铃型”结构。不过自11 月以来,微盘股行情整体上涨,与大、小盘品种的震荡走势明显不同,其相对独立的上涨行情或许并不能作为资金参与情绪升温的证明。往后看,政策预期仍将是影响资金参与情绪的关键,若成交额继续维持或进一步放大,则科技、消费等政策利好板块或存在博弈价值。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