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化债影响下的11月金融数据
事件:2024 年12 月13 日,央行公布11 月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3357 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5800 亿元,M2 同比增速为7.1%,M1 同比增速为-3.7%。
11 月金融数据中的财政“印记”不少,主要集中在居民贷款的改善、化债对信贷置换、以及M1 同比的继续回升。鉴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明年财政在赤字率、特别国债、专项债三个领域均会加力,我们认为上述的三个现象可能也成为金融数据贯穿2025 年的特点。
11 月信贷总量走弱,同比少增5100 亿元,一是因为年末信贷走势季节性放缓,商业银行着眼于明年“开门红”,部分额度可能被后置于明年初。二是化债可能置换到表内贷款,或用于支持企业应收账款并用于偿还,挤压信贷总量读数。
信贷结构“居民稳,企业淡”。居民信贷2700 亿元,同比小幅少增225 亿元。
“双十一”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年末消费市场景气度稳定;星图数据显示,各平台大促起始日期至11 月11 日23:59,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为14418 亿元,同比增长26.6%。预计11、12 月社零同比增速进一步改善。居民中长贷同比新增3000 亿元,同比多增669 亿元,改善的因素可能来自于提前还贷现象进一步缓解,而新房成交市场的政策脉冲有所回落,11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重新转负至7%。
企业贷款投放年末放缓,同比少增5721 亿元。年末企业建筑项目开工施工需求走弱,11 月建筑业PMI 回落至49.7%;11 月螺纹钢开工率在41%水平,较去年同期低2pct。同时银行年末倾向于明年年初的项目储备,当下投放意愿有限。
直接融资方面,11 月政府债增加13100 亿元,同比多增1589 亿元,主要受年末地方专项债集中发行用于债务置换的支撑。根据金融时报,“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 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贷款的减少转为政府债券的增加,预计12 月这一现象会继续。
M1 延续反弹,同比降幅收窄至3.7%,财政资金以及化债支持的应收账款转化为企业活期存款。考虑到明年M1 口径扩容,将居民活期存款,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纳入,明年一季度新M1 同比有望转正。M2 同比小幅回落至7.1%。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