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数据简评:M1增速持续好转
央行更新11 月金融数据:
1) 社融新增约2.34 万亿,增速7.8%(前值7.8%)2) 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 亿,增速7.7%(前值8.0%)3) M2 同比增长7.1%(前值7.5%),M1 增速-3.7%(前值-6.1%)。
核心关注:
居民中长期贷款推动下,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十一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 亿,不及Wind 平均预期(9200 余亿)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1.28 万亿),说明在总量方面,信贷投放延续今年以来的下行趋势,边际变化还是表现在结构方面。
从新增贷款的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贡献度进一步增强,信贷结构持续改善。十一月,短期贷款新增-470 亿(过去五年同期平均与上年同期均在2300 亿左右),中长期贷款新增5100 亿(上年同期约6800 亿,过去五年同期平均约9100 亿),票据融资1223 亿(上年同期约2100 亿,过去五年同期平均1335 亿)。由此可见,若从信贷新增规模来看,各期限贷款均呈现疲弱状态;但从贡献度来看,中长期贷款对信贷的贡献度升至88%,超过上年同期(62%)与10 月水平(56%),反映信贷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从新增贷款的贷款主体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超出上年同期。十一月,居民贷款新增2700 亿(上年同期约2925 亿,过去五年同期平均5450 亿)。构成上,居民短期贷款新增-370 亿(上年同期约594 亿,过去五年同期约1452亿);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 亿(上年同期2331 亿,过去五年同期约4000 亿)。从中可以看到,以消费为目的的居民短期贷款仍然羸弱,但居民中长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却有所好转。结合楼市成交情况来看,据克而瑞数据显示:11 月重点30 城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同/环比均表现增长,但全国层面的新房销售面积却同比下降15.8%,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6.9%。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与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减少相背离,或说明在降息预期强化的背景下,购房居民的借贷意愿有所增强。
企业信贷持续偏弱,票据融资节奏放缓。十一月,企业贷款新增2500 亿(上年同期8221 亿,过去五年同期平均7468 亿)。结构上,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00 亿(过去五年与上年同期分别为850、1705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00 亿(过去五年与上年同期分别为5067 亿、4460 亿)。相比之下,票据融资新增约1223 亿(过去五年与上年同期分别为1334 亿、2092 亿),未贴现承兑汇票新增909 亿(过去五年与上年同期分别为-9 亿、202 亿),反映银行有意控制票据融资的节奏。
存量视角
总体而言,实体部门信用增速继续回落趋势下,三大部门信用增速表现分化:居民部门与政府部门信用增速回升,企业部门增速持续回落。
1.居民部门信用增速虽边际下滑,但相比九月仍总体好转。十月居民部门信用增速明显好转,十一月虽边际走弱,但仍超出九月20BP。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持续改善势头,当月录得2.48%(前值2.38%)。相比之下,居民短期贷款增速明显下滑,当月录得2.34%(前值2.82%)。
2.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增速持续回落。十一月,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增速录得7.5%(前值7.7%)。结构上,企业信贷增速持续偏弱,增速降至9.4%(前值9.8%),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落至10.98%(前值11.27%),票据融资增速回落,企业债券边际好转,非标融资增速降幅扩大。
3.政府部门信用增速升至24%,前值23.27%。
结论与市场影响:
九月,信贷投放弱于Wind 平均预期,但期限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带动下,中长期贷款的贡献度进一步增强,信贷呈现“居民信用边际改善,企业信用持续收缩”的结构性特征。往后看,决定信贷起色的关键在于逐渐触底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一旦其增速触底则有望带来一轮新的信用扩张周期。
社融在信贷走弱与政府债发行高基数的影响下,保持7.8%的增速。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社融增速与名义GDP 目标相匹配”的原则,预示明年社融增速将向7%靠拢。M1 降幅持续收窄,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表明此轮政策发力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财政加大支出起到重要作用。往后看,若要M1 增速回正,则需要在财政支出持续发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需求、稳定楼市、激活市场活力。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