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 月11 日至12 日在北京举行,我们对本次会议公报做如下要点解读: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12 月9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政策基调,对2025 年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核心是安排2025 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本次会议对2025 年宏观政策的部署更为具体,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我们判断,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财政赤字率会从今年的3.0%上调至4.0%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会从今年的3.9 万亿扩大到7 万亿左右,这包含了2.8 万亿化债额度;预计明年除了发行1 万亿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还会继续发行,估计发行规模会从今年的1 万亿提高至1.5 至2万亿。
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安排包括“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我们判断,2025 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其中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 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今年0.3 个百分点的降息幅度,而且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行。我们认为,不排除2025 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 年期以上LPR 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与此同时,在金融“挤水分”效应减弱后,明年新增信贷、社融规模有望恢复较快增长。最后,2025 年汇市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不会动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房地产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与9 月政治局会议首次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脉相承。我们判断,2025 年,以下调居民房贷利率、增加房企信贷投放、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和专项债资金收购保障房为代表,供需两端的房地产支持政策还有进一步加码空间,其中的关键是把计入物价因素后仍然偏高的实际居民房贷利率降下来。
2025 年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任务排序与去年有所不同,显示明年扩内需是头号重点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内需部署中,首先要求“大力 提振消费”。这意味着2025 年要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而与以往逆周期调节往往更多偏向投资有所不同。这显示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将向提振消费集中用力,推动居民消费加速增长。首先,2025 年用于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将较今年翻倍,达到3000 亿。其次,2025 年财政将适度提供生育补贴,估计规模将达到1000 至1500 亿。最后,不排除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的可能,进而将促消费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此外,明年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也会显著加码,不排除设立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各级各部门会更加注重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重点支持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点。我们预计,202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由今年的3.8%左右,显著加快至6.0%,服务零售总额增速也将加快,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明显高于2024 年的50%左右。
投资方面,会议要求“提高投资效益”。这意味着2025 年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大幅提高投资增速,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我们判断,2025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4.0%左右,较今年小幅加快0.4 个百分点。首先,2025 年基建投资还会保持较快增长,在发挥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基建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此,2025 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3 万亿左右,从而确保基建投资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伴随化债方案落地推进,2025 年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能力也将获得有效释放。
房地产投资方面,本次会议要求明年“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之上年基数下沉,预计2025 年房地产投资降幅会收窄至6.0%左右。最后,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明年制造业投资信心可能会受到一定波及,加之上年基数偏高,2025 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会略有放缓。但本次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2025 年第二项重点任务,意味着明年科技金融供给还会继续保持高增状态;另外,明年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资金也会继续增加,结构性减税降费将继续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我们判断,2025 年制造业投资仍将保持7.0%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
稳外贸是2025 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将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外贸领 域信贷投放;推动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进程,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双边自贸协定,壮大外贸新动能;通过稳妥推进与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协定等方式,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商品贸易基本盘;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等。我们判断,在一系列稳外贸措施支持下,2025 年外部环境变化对外贸的冲击将得到有效控制,加之明年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形成对冲效应,2025 年我国宏观经济将展现强大韧性,GDP 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4.5%至5.0%的中高速增长区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