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化债和地产是关键影响因素
化债带动社融分项“一减一增”
11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保持不变,其中,表内信贷(社融口径)同比少增近6000 亿元,一是源于实体融资需求仍偏低,二是源于化债资金提前偿还部分存量贷款,与此对应的是,11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量同比多增超1000 亿元,是11 月社融增量的主要来源,受地方政府置换隐债的再融资债集中发行带动明显,化债政策带动社融分项“一减一增”。11月企业直接融资额同比明显多增,是11 月社融增量的第二大来源,其中,企业债券融资贡献较多,或受益于利率整体下行的债市环境。
居民中长贷延续同比多增
11 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量仍然弱于季节性水平,同比少增超5000 亿元,居民端表现仍好于企业端,其中,(1)居民中长贷延续同比多增,主要是地产销售端边际改善的带动:10 月、11 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月同比环比双增长,11 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转正。考虑到时滞因素,预计12 月居民信贷数据延续同比多增。
M2 与M1 同比增速差缩窄
11 月M1 同比降幅缩窄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基数走低;二是化债资金流动影响,如果地方政府再融资债资金用于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则对应企业资产端应收账款减少、银行存款增加,使得M1 统计口径中的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三是商品房销售改善,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转移,这导致M2 与M1 增速呈反方向变化。除地产销售改善影响外,11 月M2 同比涨幅回落还与股市边际降温有关,表现为M2 统计口径中的非银新增存款逆季节性下降。
总结来看,化债和地产是11 月金融数据的两大核心影响因素:化债资金流动使得“企业信贷弱、政府融资强”;地产销售升温使得“居民中长贷改善、M1 增速改善”。展望来看,这两大因素可能继续影响12 月金融数据,使得社融增量结构延续11 月的“一减一增”特征,居民中长贷延续同比多增,企业信贷则暂难出现明显改观。对债市而言,信贷数据尚不支持债市反转,降准降息预期愈发升温,宽松环境对债市仍以利好为主,但需要关注宽松政策兑现后的止盈卖压。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