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11月财政数据点评:辩证看待财政收入的高增

2024年11月财政数据点评:辩证看待财政收入的高增

宏观研究 64

事件: 12 月16 日,财政部公布, 1—11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053亿元,同比增长2.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6000 亿元,同比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053 亿元,同比增长1.9%。

    时隔18 个月,公共财政收入终于迎来了两位数增长。11 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从10 月的5.5%提升至11.0%,这也是时隔18 个月后公共财政收入再次录得两位数增速。上一次两位数增长主要是源于留抵退税等特殊因素的扰动,这一次又是为何?

    首先,非税收入依旧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拉动。11 月延续了此前“非税收入强于税收收入”的局势,同比增速为40.4%的非税收入继续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拉动项。不过财政部指出未来将“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得乱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说明当前非税收入的高增可能仅于一时,如何推动税收收入的回稳才是财政的重中之重。

    其次,11 月税收收入也“争了口气”。除了非税收入依旧“给力”之外,11月财政收入的高增也离不开税收收入的进一步好转——11 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从10 月的1.8%进一步上升至5.3%。拉动11 月税收收入好转的税种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11 月同比增速为37.0%,下同)、个人所得税(11.4%)、证券交易印花税(172.8%)等。我们认为除了居民和企业运行出现好转的原因之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高增的另一原因在于11 月通常为这两大税种的“小月”,规模偏低会放大增速的变动。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高增可以和近两个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金额增幅显著相对应,反映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国内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11 月财政收入高增的这份“成绩单”。财政收入整体好转了,并非代表所有细项数据都在同步发生好转,这主要可以归纳为消费、外贸、地产三个方面,整体反映出内需偏弱的现象:

2024年11月财政数据点评:辩证看待财政收入的高增

    消费方面,不仅是11 月消费税同比增速从10.2%大幅降至0.7%,还是车辆购置税依旧表现为负增速,均说明当前居民消费意愿并不强。

    外贸方面,11 月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延续了上个月的负增长态势,说明当前国内需求偏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1 月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增速从4.9%转负至-19.4%,我们认为这并非是出口转弱的信号,更多与财政部出台的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挂钩。

    地产方面,11 月地产相关税从2.5%转负至-5.0%便是地产尚未完全企稳的力证。同时从政府性基金收支两端也能看出地产偏弱的现象——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从10 月的-10.0%降至11 月的-14.9%(其中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从10 月的-10.5%降至11 月的-19.7%),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从10月的47.9%降至11 月的6.3%。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4-12-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