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财政收支数据点评:财政收入缘何连月改善?
一般预算账户方面,税收和非税收入共同支撑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前11 月,一般预算收入同比-0.6%(前10 月同比-1.3%),支出同比2.8%(前10 月同比2.7%),11 月单月税收和非税收入同比分别为5.3%和40.4%(10 月分别为1.8%和39.6%)。
10-11 月经济动能虽有回升迹象,但税收改善的背后也有基数和结构性等因素。11 月国内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均改善,企业所得税激增主要是部分企业提高所得税预缴税款1。1)从基数效应看,去年8 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升,并自2023 年1 月1 日执行。因此扣除标准提升带来的减税效应集中在去年9-12 月体现,低基数效应是推动近月个税收入同比由负转正的重要原因;2)从结构效应看,增值税主要由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贡献,个税税基则包括劳务薪资、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所得等。我们认为,近期楼市成交企稳支持增值税改善,而股市好转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个税收入上涨。
非税收入持续高增或主要与地方政府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有关。从宏观上看,2020-2023 年罚没收入平均约占非税收入的1 成左右,而国有资产相关收入占非税收入约5 成。根据我们统计的样本城市数据,今年以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多数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与化债背景下地方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有较大关系。
政府性基金账户方面,土地市场仍拖累收入,专项债支持支出继续提速。前11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8.4%(前10月为-19.0%),支出同比-2.6%(前10 月为-3.8%),11 月单月政府性基金收入跌幅略走扩,反映土地市场成交仍偏淡,支出端则受专项债支持进一步提速。
我们预计全年基建增速有望保持在9.0%以上。前11 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速9.4%,11 月偏公益类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投资增速回升,与专项债加快使用有一定关系。近期高频数据显示,水泥沥青等建材的出货量继续回升,预计年末基建实物量继续改善,全年有望保持在9.0%的中高水平。
12 月16 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指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在政策着力点上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争取新突破”。展望明年,我们预计财政政策力度有望显著高于今年,同时财税体制改革或继续推进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