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周观察:预算问题导致德国党派合作承压
研究结论
战略动向复盘:德国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红绿灯”执政联盟,原计划于11月底对2025 年财政预算草案进行表决,但执政联盟内部对处理现存的资金缺口与刺激经济的措施产生巨大分歧,财政部长林德纳(自民党主席)因阻挠财政预算案通过遭到总理朔尔茨解职,自民党当天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执政联盟破裂后政府陷入停滞状态。根据德国宪法,如果政府不能赢得信任投票,总统可在总理建议下解散联邦议院,并在议院解散60 天内举行新选举。12 月11 日,总理朔尔茨向联邦议院提出举行信任投票,在733 名议员中仅获得207 票(未过半),政府正式解散并由看守政府管理,直至2025 年2 月23 日联邦议院重新选举后,由获得最多议席的党派推举总理重新组阁。
1)重振经济的路线分歧长期阻碍执政联盟达成合作。12 月,德国央行大幅下调了对未来两年德国经济的预测,预计2025 年经济增速仅为0.2%,由于高度依赖出口贸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可能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社民党与绿党坚持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与大规模开支计划,但如何消除因此产生的资金缺口未与其他党派形成共识。朔尔茨主张提高政府债务上限来为援助乌克兰、刺激经济等政府支出提供财政来源,遭到倡导平衡预算、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自民党坚决反对,直接导致自民党退出执政联盟与提前大选。
2)朔尔茨“以退为进”为重新竞选积累政治资本。本次政府解散符合朔尔茨预期,一方面自民党退出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的少数派政府执政受阻,通过任何法案都需要寻求其他党派支持,只有重新选举才有可能扭转局势;另一方面朔尔茨如选择“战术拖延”将遭受反对派基民盟猛烈攻击,政府停摆状态持续进一步恶化民意支持率,政府解散后朔尔茨或可全力投入竞选连任与拉拢合作党中。
3)中右翼政党基民盟有望组建执政联盟。竞选的核心议题离不开几个方面:重振经济、解决移民问题、加强国防安全(特别是如何结束俄乌冲突)以及应对特朗普新任期的经贸规划。现有民意数据显示基民盟领导人默茨获选总理概率较高,默茨对俄罗斯的态度更加强硬,主张加大援助乌克兰力度以迅速结束冲突,认为应削减社会福利、降低税收并放松对经济活动的管制。考虑到基民盟曾表示不会与极右翼德国选择党或绿党合作,选择社民党合作的概率同样较低,基民盟即使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能否顺利组建内阁及后续政策推行仍面临与社民党同样的困境。欧洲政坛碎片化加剧,传统的中间力量不足以独撑大局,但还没有做好和极左或极右合作的准备。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短期可控,压力转移至25 年一季度。美国众议院于12 月17 日发布一项短期支出法案,将按现行水平为政府提供资金至明年3 月14 日,为立法者争取更多时间就新的年度拨款法案进行谈判。尽管两党当时已初步达成协议,但当选总统特朗普18日突然宣布“完全反对”拟议中的短期支出法案。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等人随后寻求备用方案,将特朗普要求的提高债务上限条款加入,并移除部分与支出法案无关的条款,试图在特朗普新任期开启前结束因债务问题与民主党人产生的拉锯战。但新方案未能在众议院得到多数支持,甚至共和党多名议员也选择否决,根据国会此前通过的支出法案,联邦政府资金将于12 月20 日结束时耗尽,如果国会不能及时批准新的支出法案部分机构将陷入停摆(圣诞节期间公共服务机构停摆将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距离停摆仅剩数小时之际,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并通过新的短期支出法案(其中未包含特朗普要求的提高债务上限条款),政府停摆风险暂时可控,但共和党党内在减税与削减支出上的矛盾依然存在,明年一季度相关立法仍面临挑战。
风险提示
经济压力导致德国政府换届的风险较高,政策延续性被削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