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5财政展望:债要怎么花?

2025财政展望:债要怎么花?

宏观研究 5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 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且将消费摆在最首要的位置,同时继续强调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那么,明年财政政策强度会有多大?财政发力的节奏该怎么看?财税改革又会在哪些方面推进呢?

      发债规模增加,节奏如何变化?国债方面,在赤字率为3.5%、3.8%和4%的三种情形下,中央赤字规模分别为41600 亿元、45800 亿元和48500 亿元;超长期国债用于支持“两重”和“两新”的规模或约2 万亿元。节奏来看,2025 年年初国债发行或偏缓,为专项债前置发行让路,至三季度到达净融资年内高峰。地方债方面, 2025 年新增一般债额度或仍为7200 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或抬升至4.5 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明确为2 万亿元。

      节奏来看,2025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或较为明显,类似于2022 年与2023 年,1 月或将开始发行和使用提前下达的部分债务额度,考虑到要尽早化解隐性债务并提高政策实施效能,特殊再融资债有望在上半年均匀发行完毕。总的来看,2025 年上半年或为政府债供给高峰期,其中5 月和6 月的供给压力相对集中。

      积极财政如何支持消费?政策倾向转至消费,财政支出的投向结构或发生转变,政府消费支出占比近十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政府投资消费从2020 年开始逐年回落,2023 年政府投资占比已降至34.5%,仅略高于消费支出占比的34%。2025 年中央财政资金将继续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主要支持,今年以旧换新补贴的乘数效应在5 以上,对于社消零售的带动较为可观,考虑到政策延续带来的边际效果或趋于下降,明年以旧换新补贴的范围或有所扩大,从近期地方“以旧换新”扩围的迹象来看,厨房升级改造、家庭适老化改造和通讯器材是拓展的重点,对应智能家居、小家电和手机等品类。

2025财政展望:债要怎么花?


      未来财税改革方向何在?长期来看,财税体制的改革始终是财政推进的重点工作,一方面要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另一方面要增加地方财力。未来的改革方向一是扩大直接税税基,如探索遗产税等新税种的设立;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二是调整税种结构,如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税级次;增强直接税税收来源。我国四大税种中,仅有消费税为中央独享,可结合国际经验,考虑将消费税部分下划给地方政府,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此外,我国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在消费税稳步下划到地方的同时,有必要将消费税的征收环节由生产下移至批发零售环节,推动财税改革向更高效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调整超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兴/谢钰 日期:2024-12-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