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宏观展望:中美博弈 消费修复
内部看,需要扭转物价疲弱走势,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乃至追赶2035 年再翻一番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2025 年GDP 目标继续设在5%左右为宜。在必要的政策支持力度下,我们预计2025 年GDP 增速有望达到5%,节奏上可能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形态。
财政货币双双宽松的推演。过去多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蓄力未发,国际比较看,我国中央加杠杆空间充足。我们预计,2025 年将在2024 年基础上继续增发不少于2 万亿国债,狭义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特别国债增加到1.5-2 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增加到4.2 万亿元以上。我们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可能为50 个BP,降准幅度可能为1 个百分点,基于准备金缺口测算,超过1 个百分点的降准可能并无必要。
向消费和基建要增长动力。2025 年消费可能有三大积极变化,包括居民收入增速止跌企稳,居民消费倾向继续修复,社会集团消费止跌企稳等,再叠加消费刺激政策可能加码,消费有望从经济增长的拖累因素转为拉动因素。另外一大增长动力可能来自于基建,过去几年多个基础设施细分行业投资不足,“化债+增加刺激”有望继续推动基建投资保持高增。房地产投资可能降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可能高位回落,新一轮贸易摩擦下,出口回落恐难以避免。
股市债市都可以保持乐观。财政货币双宽背景下,股市行情仍然值得期待,建议重点关注消费板块和科技板块。2025 年主要增长动力可能来自消费和基建,回顾A 股历史,在社零和基建双回升时期,消费板块有较好投资机会。科技板块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产业政策支持。债市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进一步降息下,不排除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至1.5%的水平。同时,2025 年平减指数虽然有望企稳但缺乏向上弹性,债市收益率上行风险可能有限。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低于预期,政策环境大幅变化,地缘政治风险突发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