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周报:国债收益率短期回调可能加大

宏观周报:国债收益率短期回调可能加大

宏观研究 58

  年内降准预期落空,临近跨年资金利率边际上行

      截止12月27日,DR007报收1.80%,较上周五上行23BP;SHIBOR1W报收1.74%,较上周五上行12BP。年内降准预期落空,临近跨年资金利率边际上行。截止12月27日,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报收1.62%,较上周五下行1BP。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本周通过7D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5801.00亿元,利率1.50%;7D逆回购到期量共计16783.00亿元,本周通过逆回购累计净回收流动性10982.00亿元。本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12月有14500亿元MLF操作到期,续作规模3000亿元,中标利率2.0%,较上月持平。截止12月末,MLF余额50890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860亿元,MLF政策利率在央行货币体系的影响力持续淡化。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不仅体现在总量层面,也体现在结构性工具上。2024年6月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央行行长报告主题定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积极推进货币政策新框架和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站在当前时点,以7D逆回购政策利率为核心,包括逆回购、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的新机制初步成型。其中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为央行调控流动性提供了新的工具,与传统逆回购互相增补,共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往后看,跨年资金面或维持宽松,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美联储2025年决策不确定性上行,人民币汇率压力边际上行

      出于对近期通胀数据回暖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通胀的担忧,美联储将于2025年放缓降息节奏成为市场的共识。12月19日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决议,降息25BP,同时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当前预期2025年仅降息2次,鲍威尔更是表示“进一步降息会更加谨慎,需要看到通胀方面的更多进展”。伴随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转为上行。截止12月27日,10年期美债报收4.62%,较上周五上行10BP,已到达5月以来的高点。美债利率上行叠加近期国内债券利率的持续下探,中美利差再度快速走扩,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截止12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收7.2992,较7.3的关口仅一步之遥。

宏观周报:国债收益率短期回调可能加大


      展望明年,2025年是特朗普施政的第一年,美国经济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胀预期上行;美联储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或重新偏向控通胀。综合来看,2025年美联储或仍将处于降息轨道上,但关税政策、通胀回落进展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市场预期央行有望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容忍度”,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于出口贸易的冲击。市场贬值预期叠加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处于有待修复的阶段,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料将持续在低位波动

      10年期国债突破1.70%,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截止12月27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1.69%,较上周五下行1BP;1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1.04%,较上周五上行6BP;由于短端收益率本周回升,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期限利差录得65.36BP,较上周五缩窄6.75BP。自12月初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2%以来,本月长端利率以一周一个台阶的节奏快速下行,12月中旬突破1.90%后快速降至1.80%下方,本周在低位盘整后周五突破1.70%债市本轮牛市是由资金面驱动,继提前交易年内第三轮降准预期之后,提前交易2025年的大幅降息预期。债券市场利率快速下行、屡次突破前低,或已透支未来降息幅度。目前年内第三轮降准预期已经落空,面对当前商业银行体系高企的息差压力以及美联储降息节奏趋缓,中美利差走阔带来的汇率压力,需警惕预期过高下,明年货币宽松的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债市此轮行情市场情绪或已过热,我们提示警惕跨年止盈以及央行更加严厉的窗口指导造成的短期回调风险。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出现黑天鹅利空事件;海外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国内需求端恢复速度显著偏慢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符旸/刘庆东/刘倩 日期:2024-12-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