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究报告: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经济实力: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 年,国发2 号文以及财预114 号文发布,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贵州省经济发展面临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持续建设等机遇。但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贵州省历史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传统支柱产业为“烟、酒、煤、电”,经济增长对上述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依赖程度较高,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近年来,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贵州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随着超预期因素影响消退,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加快恢复增长的强劲势头。
2023 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 万亿元,仅占全国的1.67%;经济体量仍较小,在全国31 个省市中降序排列第22 位。当期,贵州省经济运行整体恢复向好,消费市场呈稳步复苏态势,对外贸易仍维持较高增速,但受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影响,全省经济增速仍低于全国水平。2024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经济总量保持增长,全省GDP 增速较2023 年全年提升0.3 个百分点至5.2%,高于全国增速0.4 个百分点。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受地形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省内发展较不均衡,部分地区欠发达,2023 年各州市人均GDP 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会贵阳和省域副中心遵义经济总量依旧处于全省前列,并在产业发展、二手房价格等方面保持领先优势,其余州市经济实力则明显薄弱。
2023 年,贵州省各州市经济增速普遍回升,但除贵阳和遵义外,其余州市经济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各州市经济总量均保持增长,贵阳和遵义经济体量和增速水平均领先于其他州市。
财政实力:贵州省财政实力处全国下游水平,地方财政对中央补助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主要受留抵退税政策阶段性影响减弱、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2023 年以来贵州省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但财政收入稳定性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仍有待提升;同时,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仍紧张,区域内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仍对上级转移支付保持高依赖度。
2023 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8.37 亿元,收入规模位于全国31 个省市的降序第21 位;当年贵州省税收比率较上年提升4.63 个百分点至58.8%,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上年提升1.26 个百分点至33.50%,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期, 受房地产及土地市场行情影响,全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继续呈下降态势,但受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拉动,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回正,仍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此外,贵州省仍持续获得较大规模的中央转移性支付,2023年上级补助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上级补助对全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作用的重要性强。2024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
与经济实力相匹配,贵州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亦分化明显,2023 年贵阳和遵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黔西南、黔东南、铜仁和安顺不足百亿元;同期,随经济恢复发展及外部冲击消退,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整体呈大幅回升,但黔西南受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下降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继续下滑。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来看,主要得益于留抵退税政策阶段性影响减弱,2023 年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均有所提升。从自给情况来看,除贵阳外其余州市自给率均在40%以下,2023 年以来各州市自给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仍紧张,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严重。2024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整体保持增长,贵阳和遵义一般公共预算自给水平较2023 年有明显提升。
2023 年,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贵州省下辖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热度普遍不及往年水平,并传导至土地市场,当年遵义和处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的安顺土地出让总价降幅最大,土地出让收入约降至上年六成。从地方财力稳定性角度来看,各州市地方财力仍普遍表现为对区域内土地出让的较强依赖,2023 年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均超过100%。
债务状况:为拉动经济增长,贵州省在民生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入力度较大,而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形成了依靠债务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因此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带息债务。贵州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和城投债余额均集中于贵州省本级和贵阳、遵义,截至2024 年9 月末全省存续城投债余额占带息债务余额的16.3%。从债务负担看,贵州省本级和下辖州市政府债务及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均重;贵州省存续城投债券集中于未来2 年内到期,城投债存续企业短期带息债务规模较大,普遍面临较大的债务周转压力。
2023 年10 月以来,依托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特殊再融资置换债券模式重启,作为“重点省份”的贵州省获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倾斜,截至2024 年11 月15 日,贵州省已发行特殊再融资置换债券2934.00 亿元,占全国发行规模的16.5%,发行规模居全国首位。同时,随着发审政策收紧,城投企业新增融资受限,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突出,2023 年以来,贵州省仍持续发生非标风险事件,涉及信托计划、基金专户、融资租赁、期货资管、定向融资、私募基金等多个品种。整体来 看,贵州省城投企业总体化债进程普遍仍面临压力,仍需关注城投债发行情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后续化债政策的持续发力情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