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宏观研究 438

  经济实力:宁波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港航贸易及临港工业比较优势突出,民营经济及先进制造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稳居浙江省内及全国大中城市领先地位。2023 年宁波市内需复苏带动工业生产回升,基建投资持续发力,经济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02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 万亿元,同比增长5.5%,高出全国同期0.3 个百分点。当年宁波市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继续发力,带动全市投资较快增长,同期内需持续复苏,但受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影响,外贸增速继续放缓至低位。2024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经济增速仍快于全国水平,其中工业生产及基建投资增长提速,外贸市场回暖,但服务业及消费增长有所放缓,当期经济增速总体小幅回调。当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5.3%,分别略低于全省水平、上年同期0.1 个、0.4 个百分点,但高出全国水平0.5 个百分点。

      宁波市区县经济总体较发达,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北翼六大城区及余姚、慈溪两市定位为全市都市集聚发展区,其中鄞州、北仑、海曙和镇海四区以及慈溪、余姚两市2023 年经济总量继续超千亿元;南翼宁海、象山两县定位为全市都市特色发展区,经济及人口密度相对落后于北翼地区,其中宁海县2023 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元。2023 年区县经济增速普遍回升,其中工业及服务业增长均较突出的宁海县经济增速为市内最高,上年基数较低的中心城区海曙区以及余姚、慈溪两市经济增速回升幅度较大,投资增长承压的奉化区经济增速居全市末位。2024 年前三季度多数区县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工业增长突出的慈溪市经济增幅领跑全市,海曙区、宁海及象山两县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明显,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财政实力:主要因上年留抵退税政策拉低增值税基数及政府持续盘活存量资产,2023 年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恢复增收,但受土地出让继续缩量等影响,当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继续减收,但财政收入质量及自给能力总体尚佳。

      2023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3%至1785.86 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9%和7.9%;税收比率及财政自给率分别为82.01%和79.90%;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继续下降25.1%至902.21 亿元,降幅有所扩大。2024 年前三季度,全市税收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为减收,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继续缩减且降幅扩大,财政增收及收支平衡承压。当期全市税收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137.6 亿元和1489.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2%、1.8%;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0.3%至368.5 亿元。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主要因上年留抵退税政策拉低增值税基数等,2023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普遍恢复增收。其中奉化区增幅最为突出,增量主要来自非税及增值税;海曙区、镇海区、余姚市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由增值税拉动;其余区县中仅北仑区负增长,主要系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大企业减收,导致企业所得税负增长所致。市辖区及余姚、慈溪两市财政收入质量总体更优,其中奉化区税收比率因非税高增而阶段性居后;宁海及象山两县财政实力仍居市内下游。2024 年前三季度,主要由于低基数影响效应消退,多数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回落,其中北仑区呈负增长且增速继续居全市末位,主要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收幅度较大相关,但收入总量仍居全市首位;鄞州、海曙、镇海三区、余姚市和宁海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主要与房地产行情、税收政策性因素、上年一次性因素等相关;其余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象山县增幅居全市首位,慈溪市和江北区增量主要来自非税收入。

      2023 年宁波市下辖多数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继续减收,当年仅象山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奉化、北仑、鄞州、镇海等四区、余姚市、宁海县降幅相对明显。2024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土地成交金额缩减幅度有所扩大,减量主要集中于城区,上年基数较大的鄞州、镇海、海曙三区降幅市内最为突出。

      债务状况:主要因产业园区及市政建设等方面资金需求增加,2023 年以来宁波市政府债务继续较快增长,但区域产业创收能力较优,地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23 年末,宁波市政府债务余额为3248.9 亿元,较2022 年末增加363.4 亿元,控制在当年政府债务限额(3298.35 亿元)以内。

      宁波市政府债务执行限额管理,对区县的新增限额分配各年间有所调整,2023 年新增额度相对向鄞州、北仑两区及余姚市倾斜。当年各区县新增额度仍基本顶额使用,债务负担相对突出的宁海、象山两县当年获得市级转贷的特殊再融资债额度,有助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2023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象山、宁海两县该比值超3 倍,继续居全市该比值降序排列前两位。

      宁波市属浙江省内城投企业融资相对活跃地区,平台带息债务总额持续上升,以截至2024 年9 月末的Wind 口径存续城投债看,全市城投平台2023 年末带息债务合计0.68 万亿元,居浙江省下辖市规模降序排列第五位。区县城投保持较大体量融资,其中奉化区城投融资力度持续加大,与宁海、象山两县同属市内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

      城投债方面,2023 年及2024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城投债发行量增速总体放缓,  当期发行额分别为707.39 亿元和381.2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和-34.0%。

      2023 年,奉化和江北两区、象山县城投债发行明显扩量,余姚市、镇海区、海曙区、宁海县发债缩量。2024 年前三季度,除鄞州区、余姚市发行量增加外,其余区县城投债发行呈收缩态势。

机构: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梦琦 日期:2024-12-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