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2024年一线城市消费显著走弱 如何理解?
事件:2024 年11 月北京、上海社零同比跌至-14.1%、-13.5%,创近年来新低。
核心观点:近期一线城市消费增速再度探底、2024 年全年也显著走弱,除了“双十一”错位、“以旧换新”效果减退等短期扰动,本质原因还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行幅度、收入放缓压力比全国整体更大,导致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恶化更快、消费倾向下降更多、人口流入持续放缓。往后看,随着短期扰动减退、房价等制约因素边际缓解,预计2025 年一线城市消费将有所修复、与全国整体的差距有望收窄。
1、一线城市消费的历史增速走势与全国接近,2024 年“意外”显著走弱、与全国差距扩大。历史看,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速走势与全国整体较为一致,2017-2019年增速较全国低2.3 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消费增速与全国非常接近(基于此,后文用全国层面数据代替二三线城市数据)。2024 年看,1-11 月一线城市社零累计同比均值为-1.0%,较全国增速水平的差距扩大至4.5 个百分点,其中:11 月当月北京、上海的社零当月同比分别仅有-14.1%、-13.5%,创近年来新低。
2、原因看,除了“双十一”错位等短期扰动,根本上还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行幅度、收入放缓压力比全国整体更大,导致消费者信心恶化更快、人口流入放缓。
1)直观看,11 月一线城市消费增速大幅回落,主因“双十一”错位扰动,不必过度解读。我们在报告《为何地产销售升、投资降?—兼评11 月经济》中指出,11 月全国社零增速超预期回落,应是与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效果减退,双十一促销提前的透支效应有关。北上广(以及杭州)由于电商平台、批发零售企业多,受扰动更为显著。而深圳由于没有大型电商平台、批发零售企业相对较少,11 月社零增速并未明显回落。实际上,如果将10-11 月社零增速平均,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为-6.7%、-1.3%、1.9%,较三季度增速并未大幅走弱、甚至还有所好转。
2)本质看,2024 年一线城市消费持续偏弱,主因居民财富缩水和收入压力更大。
>一线城市房价降幅更大、财富缩水更大,消费倾向下降更多。我们在报告《我国消费何时能回升?—日本地产周期的启示》中指出,房价下行、财富缩水拖累消费倾向,是2024 年消费走弱的关键原因。2024 年1-11 月一线城市房价平均同比为-8.3%,较全国整体的-7.3%跌幅更大;叠加一线城市房价更高、地产和金融资产在财富中占比也更大,一线城市居民财富缩水的程度预计也更为显著,对消费倾向的拖累更明显。数据看,2024 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平均消费倾向为58%,低于全国的67%;较2023 年下降2.2 个百分点,跌幅大于全国的1.6 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增速下降更多。整体看,2024 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速为4.0%,低于全国平均的5.2%;收入增速较2023 年下降1.7 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的1.1 个百分点。结构看,北京上海2022-2023 年较2019-2021 年相比,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下降2.8、2.7个百分点,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线城市工资收入增速下降较快,可能与教培、互联网、金融等集中于一线城市的高收入行业景气下行、就业压力加大有关,体现为2023 年上海金融业、北京计算机软件业的平均工资同比分别仅有1.3%、3.5%。北京消费者就业信心指数2024 年大幅下降至90.1、创近年来新低等。
3)结果看,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恶化更快、人口流入持续放缓。预期方面,受居民财富缩水、收入增速下降影响,2024 年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2024Q3 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5.5,较2023Q3 同比下降13.5 个点,而同期全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保持稳定。人口方面,近年来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城镇人口增速,2022 年甚至出现负增长,指向在收入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等影响下,一线城市人口流入持续放缓,在中长期内拖累消费增速。
3、影响看,一线城市消费占比较小,但走势与全国一致、且波动较大,可作为跟踪分析全国消费波动的代表样本。一方面,四大一线城市社零占全国整体的12%左右,其增速下降对全国消费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房价缩水、收入增速下降等是我国消费面临的共性制约,一线城市消费受这些制约的影响更为显著、波动更大,是反映全国消费波动的代表性样本。
4、往后看,短期扰动减退、制约因素缓解,2025 年一线城市消费增速较全国的差距有望收窄。短期看,2024 年11 月双十一扰动过后,12 月一线城市社零增速有望迎来反弹。2025 年,随着近期一揽子政策发力、地产出现止跌回稳迹象、金融市场活跃度提升,一线城市房价跌幅可能收窄,居民就业收入压力、信心等也有望好转;预计一线城市消费增速仍然低于全国整体,但差距有望收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