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政策请回答系列三:数据真空期里的十大关注

政策请回答系列三:数据真空期里的十大关注

宏观研究 58

  前言: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元旦之后,两会之前是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窗口。一方面,经济走势的关注度会上升,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召开,各部委各省将按照会议精神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但另一方面,由于春节因素,国内多个经济数据将在3 月中旬发布。这使得经济的跟踪要难于其他时候。

      本篇报告系统回答这期间值得关注的,对把握全年经济运行走势有帮助的宏观变量。包括十个方面的信息。分别是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十多个部委的新闻发布会(副部长或部长出席,总结上一年工作,介绍当年工作重心)、地方政府的两会(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常委会议(重点看经济大省)、金融层面的变化(降息降准、信贷、存款数据)、财政层面的变化(发债节奏、各省财政预算)、准财政的负债端变化(政策性银行、地方国企)、消费政策、投资安排(重大项目安排、交通投资安排)、住建工作安排(地产投资等)。

      关注一:中纪委的年度工作部署

      1 月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常将召开全体会议,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

      具体召开时间方面,2024 年是1 月8 日至10 日,2023 年是1 月9 日至10 日。

      例如2024 年,工作安排包括“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 关注二:各部委的新闻发布会

      元旦之后,两会之前,各个部委会通常在国新办召开高规格发布会(一般部长或副部长出席),详细介绍上一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对当年的重点工作予以介绍,诸多细节值得关注。以2024 年为例,有不少于 12 个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重要的信息包括:1)宣告降准。2)介绍2023 年增发国债的项目投向。

      3)强调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4)介绍房企融资支持相关政策。其他详见正文。

      关注三:各省的两会

      1 月,地方各省将召开两会,重要信息包括:1)GDP 目标:可基于地方的目标推断全国。此外,2013 年以来,当年增速目标值最多低于上年四季度GDP增速0.5 个百分点,考虑到2024 年四季度GDP 可能在5.2%附近,预计2025年目标或在5%左右。2)新增城镇就业。3)CPI:观察各省政府报告中CPI 目标是否做出调整。4)社零和固投的增速目标:今年多个省份出现了投资增速转负或者社零增速转负,需关注这些省份明年的目标设定及对应部署。5)稳楼市:观察各地对收储与城中村改造相关内容的部署。6)产业政策:重点方向或包括“培育未来产业”,“降碳减污扩绿”等。

      关注四:经济大省的省常务会议对开门红的强调选择2023 年经济总量前十的省份。“开门红”的表述方面,主要观察省常务会议中是否提及“开门红”或者“提早发力”、“开好局、起好步”、“抢抓工作先机”、“早安排、早行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等相关字眼。

      2022 年-2024 年的情况是,全国两会前涉及“开门红”等相关表述的省常务会议次数分别是18 次、22 次、13 次。2023 年更多一些。2025 年全国两会前,我们关注这十个省份的省常务会议的相关内容。

      关注五:金融,宽货币与宽信用的落地

      宽货币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关注2025 年1 季度降准降息落地情况。

      宽信用方面,央行会议要求,“引导银行充分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增强信贷增长稳定性”,关注1-2 月新增信贷规模。

      此外,金融数据中存款端的变化值得关注,包括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企业存款增速与住户存款增速的差。

      关注六:财政,发债节奏与地方财政预算

政策请回答系列三:数据真空期里的十大关注


      2025 年1-2 月的政府债发行需要观察三个层面的前倾情况。

      1)专项债。参考2019-2024 年1-2 月的发行情况,1-2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占全年之比有三次超过了20%(2020 年、2022 年、2023 年)。按2025 年4.5 万亿专项债假设,则4.5*20% = 0.9 万亿,可以作为是否前倾的参考量。

      2)超长期特别国债。观察两会之前是否会发行,这涉及以旧换新的接续。

      3)政府债的整体发行进度。观察2019-2024 年1-2 月的情况,与全年额度相比(含当年的特别国债),1-2 月发行额占比有三次超过了13.5%。若按2025年赤字率4%(对应赤字额预计在5.7 万亿左右)、专项债4.5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2.5 万亿假设,则 1-2 月1.7 万亿((5.7+4.5+2.5)*13.5%)的发行额可以作为是否前倾的参考量。

      关注七:准财政,两个负债端的变化

      准财政方面,重点观察两个主体负债端的变化。一是政策性银行,负债端可观察PSL 净增量与政策性金融债净增量。二是地方国企,观察其信用债融资。

      关注八:消费,“以旧换新”的加力

      消费方面,关注“以旧换新”的政策衔接。一方面,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两会前的发行情况。另一方面,可关注具体的补贴政策的落地情况。

      关注九:投资,两类项目的安排

      1)交通投资。关注各省交通运输厅的工作部署。回顾2024 年的交通安排,18个公路投资大省有11 个交通投资安排规模低于2023 年实际值。最终结果与年初安排较为相符,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 年1-11 月,全国公路水路建设投资累计增速为-9.6%。个别省份投资增速下滑较多,与年初安排一致。

      2)重大项目投资。关注各省发改委重大项目的安排。回顾年初安排,至少有10 个省份今年的重大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去年,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根据统计局解读,“1—11 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5 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 个百分点。”

      关注十:地产,住建工作安排

      各省住建厅通常会在年初召开会议部署住建工作。今年或需重点关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收储等相关部署。回顾2024 年年初安排,“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安排的规模体量都偏小。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大。消费疲软。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4-12-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