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PMI数据点评:制造业平稳收官 非制造业超预期改善
制造业PMI:景气度边际回落,需求指数继续走高。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社会信心得到明显提振,制造业景气度连续三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12月制造业PMI较11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1%,略低于市场预期。季度表现来看,四季度制造业PMI均值为50.2%,明显高于三季度的49.4%,跨入扩张区间。全年来看,2024年12个月制造业PMI平均约为49.78%,低于2023年平均49.89%,但高于2022年平均49.14%,总体实现平稳收官。从需求端看,内外需驱动下新订单指数为51%,较上月升高0.2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上继续升高;从生产端看,在需求改善以及年底消费旺季预期带动下,尽管在传统淡季影响下12 月生产指数回落0.3个百分点至52.1%,但持续四个月保持扩张。12月,生产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1.1 个百分点,生产恢复依旧快于需求。从企业预期来看,1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1.4 个百分点至53.3%,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上,企业对于后市依然较为乐观。从就业情况看,就业市场保持平稳,12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48.1%。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年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带动国内需求继续改善,但短期内由于部分制造业行业进入淡季,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或将有所下滑,但前期政策落地有望形成支撑。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均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3%和49.3%,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进口指数较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临界线下,进口指数高于新出口订单指数1个百分点,是自今年2月份之后首次超过新出口订单指数。当前欧美日制造业景气度仍较疲弱,12 月美国和欧元区Markit 制造业PMI初值分别为48.3%和45.2%,制造业持续收缩;日本12 月制造业PMI升至49.6%,但仍低于荣枯线。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将再次增大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但在实际政策落地前,美国进口贸易商或存在提前囤货行为,在短期支撑国内出口。预计在外需偏弱、贸易摩擦不确定影响下,明年出口仍面临一定挑战,但国内政策有望逐步推动内需改善,进口或逐步回升。
从行业情况来看,消费品行业景气度回升,新动能行业保持扩张。12 月,“两新”政策叠加年底消费高峰临近,消费品行业PMI较上月升高0.6个百分点至51.4%,为四大行业中景气度最高,其中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接近1 个百分点至53%以上的较好水平,新出口订单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2 个百分点至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出口有所回升;新动能行业保持较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较上月下滑0.7 和0.9 个百分点至50.6%和50.3%,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下降0.5 个百分点,仍保持在52%以上;部分原材料行业进入淡季中,基础原材料行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48.8%。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0%,相关行业产需增长较快;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释放相对不足。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明年消费品行业景气度有望继续得到支撑,另外还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有望继续起到支撑作用。
中型企业景气度继续回升,大、小型企业PMI 边际回落。分企业规模看,12月,大、小型企业PMI 分别下滑0.4 和0.6 个百分点至50.5%和48.5%,其中大型企业的生产指数保持在52%以上,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1%以上,显示大型企业保持稳中有增,继续起到经济稳定器作用,而小型企业景气度连续8 个月收缩。中型企业PMI回升0.7 个百分点至50.7%,连续两个月保持在临界线上,中型企业持续恢复,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4 个百分点至接近54%的水平,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6 个百分点至接近52%的水平。12 月,工信部提出,加大清欠等帮扶力度,建设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推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落地见效,明年随着政策落地见效,中小企业景气度有望逐步改善。
两个价格指数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走低。12 月,采购量指数较上月上升0.5 个百分点至51.5%,连续2个月在临界线之上。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6个百分点至48.2%,连续2个月收缩,在收缩区间继续走低;出厂价格指数也下滑1个百分点至46.7%,连续7 个月处于临界线之下。
国际上看,近期国际油价延续低位震荡态势,此前特朗普宣称将在第二任期内继续对伊朗采取强硬策略,遏制其石油销售,或对后续全球石油供应产生影响,但同时,当前全球制造业依然偏弱运行,预计短期国际油价或延续震荡态势;国内来看,由于气温下降,部分地区开工放缓,基础原材料行业进入淡季,部分受内需驱动的商品价格回落,但明年在积极财政政策效应释放下,国内工业品价格有望回升。12 月,BCI 企业销售、利润前瞻指数分别下滑2.84、1.19个百分点至57.33、43.30,总成本前瞻指数则小幅回升0.05 个百分点至62.50。
12 月,配送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2 个月扩张,供应商配送小幅加快。库存方面,12 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0.5 个百分点,连续22 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3%,较上月小幅上升0.1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呈弱补库态势,然而在7月份之后再度去库,库存依然保持在低位。11 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3%,较上月回落0.6 个百分点,增速依然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后续若政策带动内需回暖,企业有望再次开启补库。
非制造业PMI: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度均走高。12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全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平均为50.90 %,低于去年53.2%,但四季度平均为50.80%,高于三季度50.17%。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比上月上升1.9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0%以上,随着元旦假期以及春节临近,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和文体娱乐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而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回落。从具体指标来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增加;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后续随着春节临近,服务业景气指数有望继续回升。建筑业方面,12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回升3.5个百分点,由上月收缩转为扩张。分项指标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1.4%,比上月大幅上升7.9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1 个月收缩的趋势。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2%以上,显示保交楼和基础建设活动均在向好改善。基建投资方面,截至12 月25 日,12 月石油沥青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28.25%,较11 月的30.38%下降,且低于去年12 月的32.58%;房地产方面,截至12 月30 日,12 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462.44 万平方米,较11 月上升291 万平方米,较去年12 月上升172.38 万平方米,商品房成交明显改善。明年财政有望持续支撑基建投资,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继续发力,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望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超预期下降,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