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三招打破通缩负循环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3-26 20:06:46 评论:0

  三招打破通缩负循环。2024 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持续回落并在下半年明显低于疫情期间的平均值,也罕见地被净出口反超。尽管2024 年9 月后国家推出多项稳增长政策以提振内需,但四季度消费仍未明显改善。

      这一困局的核心源于“工业通缩-服务业收缩-需求下降”的负向循环。自2018年起,中国逆周期调控政策从传统的需求刺激转向减税降费为主的供给刺激,重点扶持工业部门(如新能源、汽车等),推动其高速发展。然而,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叠加财政收入紧张,迫使政策通过挤压服务业收入来维持工业激励,导致服务业增长乏力。由于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疲软进一步抑制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最终又加剧了工业通缩压力。

      2025 年,中国政府有望通过以下三招打破这一负向循环:

      (1)实施积极财政扩张政策:2025 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达11.86 万亿元,较上年净增2.9 万亿元,大大缓解财政收支紧张局面。政府激励工业部门的生产和投资不再挤压服务业收入,部分财政资金还能用于刺激服务业发展。

      该措施旨在通过服务业复苏带动就业市场改善,进而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2)优化工业产能,建立分行业产能退出机制:政府将分行业推动工业部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此外通过规范地方招商政策与调整出口退税,减少对工业部门的过度激励。政策实施预计可使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缓解PPI 持续下行压力。同时释放的财政资源将转投服务业,形成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3)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居民减负增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财政安排3000 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步推出育儿补贴、助学贷款优惠等多项精准补贴措施,配合养老金调增、医保补助提升等社会保障政策,形成覆盖多阶层的减负增收网络。尤为关键的是建立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合计6252 万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通过该群体收入信心的修复产生消费示范效应以及乘数效应。

      考虑到服务业发展动能从偏弱状态中恢复、居民收入信心回升无法一蹴而就,预计2025 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速的上升较为平缓,2025 年下半年消费增速的上升或更为陡峭。出口方面,报复性关税政策带来的“抢出口”效应或使得2025 年中国出口增速波动明显加大,进而影响全年经济走势。2025年二季度随着中国“抢出口”效应完全消退,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从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2025 年二季度或呈现全年GDP 同比增速的阶段性低点,该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环比收缩可能达到年度峰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也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发力。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智能/董德志 日期:2025-03-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