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总量稳、结构优、协同强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8-21 10:22:30 评论:0
  核心观点

      事件:2025 年8 月15 日,央行发布《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海外:美国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明:美加征关税的幅度取决于贸易谈判的进展,仍有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判,全球关税水平总体提升,对经济活动会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全球债务水平达到历史高位,主要经济体更大的财政赤字引发市场关注,叠加经济逆全球化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国内: 以“总量稳、结构优、协同强”的政策组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配的金融环境。下半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有坚实支撑:一是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较快,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受到广泛关注。二是总需求持续扩张。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消费支持政策还在逐步落地显效,消费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三是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投资建议

      货币政策“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不会改变。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展开,延续了“稳健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基调,既注重短期经济复苏的支撑,也强化了长期结构转型的金融赋能,整体呈现“总量稳、结构优、协同强”的特征:

      一是总量工具动态调整,应对短期经济波动。量稳:2025 年上半年央行通过降准50BP,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10BP,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6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高0.9 个百分点,M2 增速达8.3%;考虑到当前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下半年央行依然存在降准的可能,以在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同时缓解银行负债压力,而且“降成本”也有望传导至实体融资利率,激发微观主体信贷需求。

      二是淡化“中性”表述,更突出“精准有效”。下半年央行或更多通过工具创新(如针对科技专项再贷款)和机制优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空转,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1)有望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我们认为有望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延续“碳减排支持工具”,可能增加对氢能、储能、海洋能等新兴绿色技术的覆盖。(3)报告强调“普惠小微金融服务”,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三是政策协同:“跨周期”与“跨部门”协调强化。有助于形成“1+1>2”的政策效果,例如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资+货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能更高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总之,我们认为下半年央行对结构性货币工具的“精准升级”体现了货币政策从“总量宽松”向“结构优化”的转型,既能避免资金浪费,又能针对性解决经济转型中的痛点(如提升科技硬实力、提高绿色投资、助力民企融资)。近期债券市场调整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本质是短期波动而非趋势反转,短期调整后,当前债券配置价值已显现,投资者可关注调整后的修复机会,10 年期国债性价比凸显,可逐步逢  高配置;中高等级信用债调整后票息优势显现,优先配置强区域城投和盈利改善的产业债。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及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市场波动超预期。 机构: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嘉伟 日期:2025-08-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