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主线暂时性弥散 抢跑还是避险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拉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引发市场对于AI 基建过剩的担忧。本周(2025 年3 月24 日-2025 年3 月28 日)伴随美国关税清单公布日期(4 月2 日)的临近,市场持续震荡,主线弥散,成交量进一步萎缩,板块轮动多数呈现“一日游”的状态(如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期间上证指数周跌0.4%,科创50周跌1.29%,深证成指周跌0.75%,创业板指周跌1.12%,日均成交额下滑到1.26 万亿元的水平。
(1)4 月2 日是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的重要生效节点,然而这一天很可能并不是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回落的时间点,而是“混乱升级”的序章。特朗普政府虽宣称将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但具体范围仍存变数。
例如,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关税可能暂缓实施,关税范围也有可能缩小。
政策工具上,既有《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的快速加税,又有301 调查预留谈判空间,导致企业难以预判调整方向。同时,美国内阁内部对关税目标存在分歧——商务部长主张“以战促谈”,贸易代表则强调法律合规性,政策连贯性被削弱。
(2)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对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表达出可能产生了一定泡沫迹象”的观点引发市场短期担忧,但这种担忧会伴随AI 建设需求释放而消退。蔡崇信关于“AI 数据中心建设泡沫”的言论确实引发了市场对算力产业链的短期担忧,但市场反应的本质更多是情绪面的扰动,而非对行业长期逻辑的否定。3 月25 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82%,阿里巴巴股价跌幅达3.84%,而A 股算力租赁板块中首都在线、奥飞数据等个股跌幅较大。这一波动与高盛下调2025 年架构级AI 服务器出货量预测(从3.1 万台降至1.9 万台,降幅38.7%)形成共振,反映出投资者对短期产能过剩的担忧。
市场调整的背后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分化。一方面,美国市场数据中心重复建设(亚马逊、Alphabet 和Meta 就分别承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1000 亿美元、750 亿美元和650 亿美元)和缺乏客户协议支撑的SPAC 融资模式,确实存在泡沫风险;但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AI 应用需求仍处于释放初期。例如,阿里云AI 业务连续六个季度收入增速超100%,字节跳动、中国电信等企业持续加码算力投资,DeepSeek 凭借其高性能大模型和低成本架构设计,重新定义了行业对大模型能力的预期。其开源战略不仅加速了中国AI 技术的自主可控进程,更激发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与场景应用突破。这种“美国泡沫”与“中国景气”的分化,使得国内算力产业链的调整更多表现为技术性回调,而非系统性风险。
我们依然延续之前的配置思路,伴随4 月2 日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生效节点的到来,市场的避险需求会进一步扩大,事件催化的持续时间可能进一步缩短,主题投资的游走频率或加快,因此基于中短期视角,我们建议密切关注:1)迎来拐点或者业绩强劲的行业;2)具备一定避险属 性的板块;然而AI 的长期产业趋势仍然有着广阔的向上空间,中短期内的回调可能会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一)TMT-高端PCB:业绩兑现,需求升级驱动产能扩张PCB 行业呈现业绩爆发、需求升级与产能重构的复合变化。首先,头部企业业绩集中兑现:沪电股份2024 年净利润同比暴增71.05%,通讯市场板收入增长71.94%,AI 服务器/HPC 相关PCB 产品占比提升至29.48%,胜宏科技一季度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72.68%-369.48%,印证AI 算力与汽车电子需求对高端PCB 的强劲拉动。
另外,行业活动密集释放信号——2025 春季国际PCB 技术论坛聚焦AI 服务器与PCB 协同创新,浪潮计算机指出AI 服务器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预计在未来3 至5 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呈现出算力多元化和竞争多维化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不但推动了自身产业的进步,还促进了高性能PCB 的需求增长,促使PCB 产业在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整体而言,行业正经历“业绩验证需求→技术驱动扩产→全球产能再平衡”的闭环演进。。
(二)医药生物-创新药:低估值下关注4 月政策落地窗口期2025 年4 月,创新药行业将迎来多重政策与商业化催化。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医保目录调整提前,预计4 月1 日开始申报,丙类目录政策进入落地阶段,聚焦高值创新药的支付分层与市场保护期机制。
临床数据密集披露: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5 年会将于4 月25 日-30 日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作为全球肿瘤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本届会议将密集披露多项重磅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涵盖双抗、ADC、免疫疗法等前沿领域,可能会引发市场关注。
商业化里程碑频现:信达生物的GLP-1R 减重药玛仕度肽临床研究主要结果发表、康方生物的PD-1/VEGF 双抗依沃西单抗获批上市,近期国产创新药频频放出对外授权交易公告,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适应症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诺和诺德以2 亿美元首付款引进联邦制药的减肥药UBT251,默沙东与恒瑞医药达成合作,以最高17.7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HRS-5346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三)银行板块:“4 月决断”+关税隐忧推升避险情绪的场景下,抵抗回撤的属性较强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信贷政策放宽(如个人消费贷额度上限提高至50 万元、期限延长至7 年),银行信贷需求有望回暖。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鼓励银行优化消费贷定价策略,重点支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高景气领域,零售业务占优的银行将优先受益,另外,银行板块的避险属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高股息率、低估值与政策托底的三重优势。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美国关税加码、地缘政治冲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