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大行5200亿增资点评:筑牢根基,赋能实体经济
本期内容提要:
事件: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发布A股定增预案,拟合计定增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举有望进一步夯实国有大行的经营韧性。
点评:
四家银行均为溢价定增,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发行对象看,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发行对象均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邮储银行的发行对象包括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从发行价格看,此次各家银行公告的议案发行价格均高于各家银行最新收盘价,且发行对象承诺长期持有本次认购股份。发行价较最新收盘日(3月28日)溢价率分别为邮储(21.5%)、交行(18.3%)、中行(10%)、建行(8.8%)。发行价格对应24年PB分别为邮储(0.76x)、中行(0.74x)、建行(0.73x)、交行(0.67x)。此次定增均为溢价发行,定增方式避免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溢价发行机制有效对冲了存量股份摊薄效应,充分保护了中小股东利益。
注资不同程度增加大行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大行有望进一步化解风险、加大信贷投放。中行、邮储、交行、建行的注资规模分别为1650、1300、1200、1050亿元,以2024年财报数据测算,分别提升核心一级资本率0.86、1.51、1.28、0.49pct。我们认为,一方面,增资后大行会在化债、风险化解层面发力;另一方面,大行有望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以提升未来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例如在两重两新、基建、普惠、科技、绿色等几个方向。根据最新法定存款准备金测算,5200亿元有望撬动近8万亿的信贷资产扩张。
注资后对各家银行股息率有不同程度摊薄,银行将充分保护普通股股东权益。根据2024年静态测算,我们预计建行、交行、邮储、中行注资后摊薄后股息率分别为4.5%、4.3%、4.2%、4.0%,较摊薄前分别-0.2、-0.8、-0.9、-0.4pct。其中,建行受到注资摊薄影响最小。我们认为,增资后大行有望会尽量减少本次发行对普通股股东即期回报的影响,充分保护普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包括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制度等等。
投资建议:银行股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收益相对稳定,而且历史上银行股行情往往启动于预期修复的拐点,银行板块攻守兼备。我们认为,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在政策利好带动经济预期改善的背景下,银行基本面和估值均有望得到修复。下阶段可重点关注三条主线:1)国企改革背景下,基本功扎实+低估值+高股息的全国性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2)基本面优质、业绩持续性有望加强、存在区域新亮点的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宁波银行。3)随着政策呵护,地产风险缓释可期有望带来估值增长的招商银行等。
风险因素:货币及财政政策不及预期;监管政策趋严;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