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外资对国内经济的5大关注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03-31 21:32:19 评论:0

核心观点:

    开年经济数据公布,本文关注外资的解读与后续关注点:1)总体超预期,主流机构上修全年GDP 至4.5%~4.8%附近;2)认为出口是主要风险点,前期20%关税或影响全年GDP0.6~0.7 个百分点,且关税担忧也已从美国扩展到非美经济体,从商品贸易扩展至非商品贸易;3)对消费看法稍有分歧,乐观者看到政策表态积极,谨慎者看到尚无实质性措施;4)地产,多认为近期是结构性、脉冲性修复,2025 年将延续偏弱;5)对科技态度偏积极,虽然AI 等硬科技投资的宏观意义有限,但或也足以驱动“动物精神”。

    关注1:经济开门红,上调经济预测

    多数外资认为,1-2 月经济数据超预期,驱动力来自政策靠前发力。

    结构上:工增超预期,主要受设备更新政策拉动(德银、大摩);服务业生产指数维持在5%以上,主要是受到科技、金融行业拉动(德银);消费品补贴政策下社零提速提升(德银、大摩);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同样超预期(大摩),但,地产偏弱,且尚未看到反弹迹象(德银,瑞银);出口受关税影响低于预期(大摩,瑞银)。价格端,CPI 受春节效应扰动,而PPI 持续偏弱(瑞银)。

    基于开年数据,外资上修经济预测、下修通胀预测,彭博对主要海外机构的调查显示,3 月外资上调经济预测,例如一季度GDP 从4.9%上调至5.0%,但将全年CPI 的预测从0.7%下调至0.6%、PPI 从-1.1%下调至-1.3%。

    关注2:出口是主要风险

    外资普遍认为出口是全年主要的风险点,前期20%的关税或影响GDP 0.6-0.7个百分点,而4 月1 日美国调查结束后关税可能再度升级,此外,对华加征关税担忧已经从美国扩散至其他国家、关税品类从商品扩展到非商品贸易:

    例如瑞银,观点偏谨慎:认为前期10%+10%的关税可能拖累全年GDP 约0.7个百分点,同时4 月1 日贸易审查结束后可能会加征更多的关税。此外,其他国家可能也会对华加征关税,例如 “墨西哥提出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相匹配的关税,以避免自己被加征关税,而美国政府官员则呼吁加拿大效仿”。

    关注3:消费仍有分歧

    近期外资对消费有分歧,乐观者认为近期政策传递出积极态度,中性/谨慎者认为未看到实质性促消费举措,财政支持才是消费回升的关键。

    偏乐观的,以汇丰为例:认为,3 月16 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反映促消费政策更加有力与紧迫,文件聚焦增收与扩大社保范围,这有助于“更可持续”的消费修复,此外地方层面,如呼和浩特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预计后续有更多城市跟进。将全年社零预测从4.8%上调至5.8%。

    偏中性的,以野村为例:认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内容基本符合预期,但目前尚未看到量化目标,财政资金支持是促消费的关键,目前尚未看到增量。

    关注4:地产偏弱无异议

    外资大多认为,近期地产改善主要是脉冲性、结构性,且近期已有一定退坡迹象,全面性、持续性改善尚未看到,全年可能延续偏弱态势。

    关注5:科技偏积极

    对于AI 等硬科技行业,外资看法偏积极,虽然短期难以成为宏观的趋势性变量,但也足以驱动“动物精神”:

    例如大摩认为,AI 资本开支增加驱动了科技领域的动物精神,叠加近期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财政预算中科技支出超1.2 万亿&同比增速最高+民营经济座谈会传达出更稳定的监管环境,预计全年中国大型企业的AI 资本开支达到3500-4000 亿(2024 年约2000 亿),AI 相关投资占固投比重也将从2024年的0.4%提升至0.6%~0.7%。

    风险提示:观点更新不及时,解读偏差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5-03-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