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投资策略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04-02 10:16:33 评论:0

春季躁动典型 等待四月决断

    2025 年伊始延续去年末的调整,开年大盘跌破3300 点,叠加长假因素,市场有所震荡回落,随后深蹲再起跳。由于宏观数据和年报季报的空窗期,再加上两会前政策的朦胧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情绪推动下,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春节后两市量价齐升,2 月计算机、传媒、电子、汽车、机械的涨幅领先,成交占比也明显超过市值占比。

    3 月18 日大盘上探一季度高点,上涨向更多行业板块扩散,之后开始整理回调,港股的表现更加强劲。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市场信心仍待提振

    今年3 月5 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在全球来看仍然是较高的经济增速。3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持续处于扩张区间;EPMI 环比上行10.6 个百分点至59.6%,显著超过往年均值。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一季度开门红可期。

    但今年以来市场走势更多为成长股所带动,传统行业整体表现较为平稳,而权重股并未体现出指数级行情,与热情较高的科技成长表现出一定的背离。折射出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尚有不足,待进入春季后观察经济复苏成色,同时也关注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一方面,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上升,但抢出口逐渐告一段落,运价逐渐回落;另一方面房地产尚待企稳,不仅对投资影响较大,同时也因居民财富配置较高而影响信心和消费。从2024 年三季报来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较2023 年同期有所下降。PE TTM 则处于2016 年以来的49.5%的分位数。特朗普自2025 年1 月就职后,延续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多次增加关税。大国博弈事件冲击或影响短期市场情绪,但不会转变中长期趋势。

    投资建议

    房地产逐渐告一段落的时代背景下,结构性行情仍可期待。由于基本面的影响更大,风格上逐渐由前期的成长向价值进行再平衡。关注财报业绩表现出色的行业及政策驱动的方向:一是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并在政府报告中着重强调,关注业绩稳健的公司标的;二是国资委出台政策,强调改进和加强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部分行业推动供给侧改革、并购重组等政策,可望带来事件驱动机会;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以及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可望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新质生产力作为长期主线,挖掘科技成长优质企业,等待调整机会长线配置。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低于预期;2、地缘冲突升级; 3、中美贸易摩擦。

机构: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彭竑 日期:2025-04-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