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点评:过敏性疾病概况及过敏原检测方式梳理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02 22:05:27 评论:0

  投资要点:

      21 世纪以来过敏性疾病现状

      21 世纪以来,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活方式转变等原因,全世界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过敏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2011 年发布的过敏性疾病白皮书中提到,全球大约有20%~30%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其中包括3 亿哮喘患者,4 亿过敏性鼻炎患者,2.2 亿~5.2 亿食物过敏症患者,占全世界总人口1/10 的药物过敏患者,以及众多的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荨麻疹和昆虫过敏症等患者。

      近年来,中国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也急剧增加,根据2021 年发布的《过敏诊断中国共识》,我国大约有40%的人口遭受着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过敏诊断市场概况及检测方法

      由于全世界过敏患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过敏病例的不断增加,当前对于过敏诊断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根据百谏方略研究统计,2024 年全球过敏诊断市场规模达到389.4 亿元,预计2030 年将达到718.5 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75%。

      目前传统的过敏原检测主要分为两大类: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

      体内检测方式中,皮肤试验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能通过皮肤对变应原的反应代替全身性如鼻、肺、眼、肠道等部位的过敏反应,并且具有简单直观、成本低以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体外检测方式中,血清总IgE 和sIgE 的检测是评估可疑过敏反应的基本方法。相比于体内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更加安全简单,不受抗组胺药物影响,并且具有重复性强、精确性高和可定量等优点。

      过敏原检测的具体方法及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未来展望

      1. 诊断需求提升促进市场扩大:当前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对于过敏诊断的需求也将相应扩大;同时根据《2022 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与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公众过敏性疾病的就诊率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未就诊人群可能转化为潜在市场增量。

      2. 研究与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升级:过敏原检测方法众多,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过敏原检测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微流控技术的运用使得检测更加快速即时,表位特异性IgE 检测等新技术展现出在食品过敏精确诊断的重要潜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对于sIgE 的定量检测也逐渐在国内成为一种趋势。

      过敏诊断市场格局未来可能有所改变。

      3. 国产替代进口趋势出现: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 年中国过敏诊断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国内过敏检测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被进口产品所占据,浩欧博作为国内最大的过敏检测试剂生产企业,2018 年在定性检测市场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定量市场仅占20%,国内其他企业如浙大迪迅生物、博卡生物等所占市场份额均不大。但随着国内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国内过敏领域出现较为明显的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宏观需求变化;医疗事件风险

机构: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赵月 日期:2025-04-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