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外部不确定性暂时落地 关注稳内需增量举措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近5 个交易日(3 月28 日-4 月3 日),重要指数纷纷收跌;其中,上证综指收跌0.94%,创业板指收跌3.72%;风格层面,沪深300收跌1.80%,中证500 收跌1.88%。成交量方面有所缩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5.58 万亿元;日均成交达到1.12 万亿元,较前五个交易日减少2039.95 亿元。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其中,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银行行业涨幅居前,而电力设备、汽车、家用电器行业跌幅居前。
政策方面,4 月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价格改革的深化。2024年以来,价格端的偏弱运行持续对企业经营效益形成拖累,“稳物价”成为现阶段宏观政策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次《意见》在价格调控机制方面,特别指出将“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一方面,在今年2%的通胀目标下,增量稳物价举措有望进一步协同发力;另一方面,在当前部分行业供需不平衡带来价格弱势的背景下,产能端的调控或将获得强化。
此外,《意见》还针对价格的形成、引导和监管机制进行了重点部署;其中,形成机制方面,涉及“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部分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等;引导机制方面,涉及“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铁路客运价格政策”等;监管方面,涉及“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强化交通运输、旅游等重点领域价格收费行为监管”等。综合而言,价格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缓解部分行业所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压力,同时部分行业价格机制的完善也有助于推动行业盈利能力的企稳。
策略方面,外部风险加速释放,成交在本周已缩量至地量水平,市场的卖压已得到较充分的释放。考虑到管理层对“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及稳住股市的政策部署,市场的主要看点或在于管理层以怎样的节奏和力度对冲外部风险。未来,如果国内经济政策能有效释放,则基本面预期将现扭转,并对行情的触底回升提供重要助力。行业方面,可关注:(1)对等关税政策落地抬升稳内需诉求下,消费板块的政策博弈性机会;(2)海外出口管制等供给端因素带来部分品种涨价叠加金价上涨下的有色金属行业;(3)股息率较高带来一定防御属性的家用电器和银行行业的投资机会;(4)价格端改革有望获得推进叠加现金流较为稳定的公用事业行业。
风险提示:增量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催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