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交易研究系列之四:从GPT到DEEPSEEK 美股AI投资复盘

股票资讯 阅读:13 2025-04-07 18:14:22 评论:0

  复盘的质量,取决于对产业链公司的全面梳理、科学分类与准确定位,我们将美股AI板块分为四大类:(A)互联网平台:占据数字世界的“核心地段”,在数据与资金两大生产要素上均具备显著优势,AIDC的源头之水,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四家公司。(B)AI硬件:链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数据离散在端侧而非集中在云端,资本开支明显更少且需解决软硬融合的问题,以APPLE、Tesla为代表。(C)算力基础设施:AIDC的硬件部分,包括芯片(设计、代工、设备)与其他硬件(服务器、网络、传输、能源设备)两子类,包括英伟达在内的18家公司。(D)AI应用:按商业模式、付费群体细分为C端生产力工具、B端生产力工具、垂直应用、云安全四子类,共计17家公司。在梳理中,我们聚焦业务与AI强相关+市值大于200亿美元的企业,力求绘制美股专业投资者眼中的AI地图。

      美股AI牛市背后的偶然:技术与宏观拐点共振下的戴维斯双击。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并并在5天内突破100万用户,由此拉开的本轮AI投资浪潮。而那个时间点,也恰是美国宏观经济的谷底:为对抗剧烈的通胀,美联储在2022年6-11月连续4次75BP陡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在11月初达到3.75-4%,实际GDP同比增速在2022Q4触及1.3%的最低点。

      衰退预期主导下,美股四大互联网平台整体PE-TTM跌至2023年初的22.4。而随着通胀回落+顺周期财政(通胀削减法案、基础设施法案)持续发力,实际GDP增速在2023Q1反弹至2.3%,“软着陆”迅速上升成为主流预期。这一宏观预期转折,叠加AI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使上述四家公司自2022年底至2023Q2末,估值(PE-TTM)扩张了72.3%至40.0。此后,业绩逐季上行消化估值(2022Q4->2024Q4,当季净利润增加161.5%),而DeepSeek与特朗普2.0的冲击下股价回调,四大互联网平台的整体PE-TTM回到了27.1 —— 恰是2022年Chat-GPT出圈前的中枢水平。

      算力基础设施:弹性最大,英伟达和超微电脑是旗手。具体分三个阶段:1)英伟达领涨:2023年4月OpenAI发布GPT4,开始抢购GPU;5月24日,英伟达披露23Q1业绩、全面超预期。2)行情扩散:2023Q3,互联网平台加入大模型竞争,正式启动资本开支(单季358.1亿,环比+10.3%),行情开始扩散至Arista(网络设备)、Vertiv(电源&液冷)、安费诺(传输设备)等其他硬件股;3)去伪存真:2024年1月,与英伟达深度绑定的超微电脑(服务器)2023Q4净利润大超预期,且前瞻指引确认高景气,股价加速上涨;但业绩落空的公司,于2024H1相继见顶。回头看, 2023Q1->2024Q4的八个季度中,四大互联网平台的单季资本开支从328.1亿美元增至705.6亿美元(+115.1%);同期18家算力股,单季净利润从222.7亿美元增至572.5亿美元(+157.1% ),可谓亦步亦趋。

      AI硬件:估值扩张而非业绩驱动,面临中国企业挑战。虽然被合称为“M7”,但APPLE在过去两年间的股价上涨,完全由估值扩张驱动(2023年初PE-TTM为19.9,25年初为39.3,几乎翻倍)。另一边,Telsa业绩与股价表现也与车型周期强相关、与AI弱相关。这可能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端侧用户数据的所有权并不在企业手中;2)AI的软硬融合比想象中更难; 3)硬件厂商难以摆脱制造业的特征,受中国企业的冲击也更明显。

      AI应用:垂直应用弹性最大,其次是云安全。在2024H1之前,AI应用与大盘走势高度同步,昂贵的算力费用,使得大模型始终与商业化有距离。兑现业绩的主要是两个方向:1)AI作为提升效率的生产力工具,比如C端的Intuit(税务)、AutoDesk(设计)以及B端的Salesforce(工作流)、SAP(ERP);2)云安全厂商,作为数字时代的软件基础设施,如CrowdStrike、PALO ALTO NETWORKS。进入2024下半年,以AppLovin(广告营销)2024Q3业绩超预期为标志,被视作AI应用兑现业绩的第一个方向,引发美股投资“硬切软”。投资者开始挖掘其他具备细分领域数据优势的企业:

      PALANTIR TECHNOLOGIES(政府、军事数据)、VeRisk(保险、健康数据)等。回头看过去两年的表现,垂直应用>云安全> B端生产力工具>C端生产力工具,这与我们的判断一致:好的AI应用,是刺激需求而非提升效率,后者本质是通缩商业模式。在报告中,我们继续分析了AppLovin、Palantir、Salesforce、Intuit等公司的核心业务,其对于后续中国AI应用的发展方向具备指导意义。

      系列其他报告,可参考我们于2023年4月7日发布的《复盘半导体、CXO、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探讨数字经济行情节奏和跟踪指标》、2023年6月1日发布的《数字经济开启第三波行情》,以及2025年2月14日发布的《A股6次“+行情”启示录》。

      风险提示:1)AI算力投资规模不及预期,A股算力基础设施相关公司难以兑现业绩。2)AI应用爆发节奏不及预期,前期AIDC资本开支并未带来足够回报率,反而冲击云厂商净利润。3)全球贸易摩擦风险,AI芯片等核心环节面临供给短缺。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灏川/王雪蓉/牟瑾瑾/王胜 日期:2025-04-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