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策略:保持成长与红利均衡配置
投资要点:
宏观环境继续保持宽松基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上强调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政策层面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基调没有变。
3 月市场回顾。3 月,价值风格指数表现较好,涨幅前三为,中盘价值(2.33%)、大盘价值(1.82%)、小盘价值(1.39%);跌幅前三的为,深圳成指(-1.01%)、北证50(-2.74%)、科创50(-5.2%)。3 月份融资融券环比增速由2 月份的6.9%下降至1.1%。
与此同时,指数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情况也有所降温。3 月份新成立的指数股票型基金份额为246.65 亿份,相比2 月份的299.72 亿份,减少了53.07 亿份。债市方面,3 月份债市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收益率曲线在月中经历了一轮显著调整后逐步修复。随着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等操作,资金面紧张态势得到缓解,市场情绪逐渐企稳,债券收益率也从高位回落。与此同时,央行预告将加量续做MLF 并改革中标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
4 月配置建议。政策面上,2025 年全国两会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迅速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提升消费能力、优化供给质量、增强消费意愿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了八大行动、三十项具体举措。其中方案还专门强调稳股市、稳楼市,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经济数据方面,1-2 月社会融资规模、PMI 等先行指标回暖显示经济动能修复。但4 月3 日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对我国实施34%新增关税及小额商品豁免终止,使得对美出口商品累计税率升至54%。短期来看,此举将冲击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加大全年GDP 增长目标实现难度,并可能通过产业链转移压力传导至就业市场。不过中长期观察,中国制造业仍具不可替代性:一是全球竞争国在电信设备等关键领域出口潜力不足中国三成;二是2018 年贸易摩擦倒逼出的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效应持续释放。政策储备方面,4 月政治局会议加码扩内需政策可期。货币政策端聚焦降准降息窗口期。从市场角度看,自1 月份开始的市场指数反弹持续至3 月底,特别是计算机、工业机械、软件、汽车等行业涨幅居前具一定的调整压力,上述板块近4 周的成交额逐步下降,而受政策利好的消费等板块成交尚未出现明显变化。在“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市场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短期内波动性加剧,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所降低。行业配置:建议重点关注兼具高股息率特性与 防御属性的优质资产,如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同时把握科技板块估值回调带来的战略配置机遇。
风险提示:政策及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风险事件冲击市场流动性。报告样本数据有限,历史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