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产业追踪(2):量在价先
一、量在价先
“量在价先” 是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特征,也深刻反映了当前经济复苏的传导机制。1-2月工业增加值5.9%,同期PPI同比-2.2%,3月PPI下降至-2.5%。1-2月社零增速4.0%,同期CPI 下降0.7%,3月CPI下降0.1%。这一现象映射出经济逻辑:产能修复快于终端需求回暖,供给弹性压制价格上行。这种量价背离格局既彰显经济韧性,也预示着价格传导机制尚待畅通
“量在价先”或将成为一段时间未来政策组合的重要逻辑。在内外需承压的背景下,优先做大经济总量既能稳定就业基本盘,又可为后续价格机制调节创造缓冲空间,符合“先立后破”的转型逻辑
二、宏观产业政策追踪
1、当前多冲政策应对“对等关税”的影响:
其一,稳定金融市场,(1)中央汇金、中国国新、诚通金控等机构增持指数基金和央企股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保险资金第二批私募证券基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在加快落地;(3)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其二,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内需(1)央行上海市分行印发《2025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支持促消费作用,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扎实推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增量扩面;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期信贷资金供给,积极探索自贸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稳外资稳外贸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跨贸再融”试点政策;(2),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3)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强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三,京东等零售企业多举措助力外贸企业转内销。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未来一年内,京东还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其四,稳定外资企业,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1)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美资企业圆桌会上表示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企提供保障;(2)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从4月8日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在全国推广;(3)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其五,防止贸易风险进一步扩散,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连续会谈欧盟、东盟,讨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等问题
二、宏观产业政策追踪
2、提高行业标准,规范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
3、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4、主力战略新兴行业发展。(1)中央空管委印发专项措施,重点围绕健全低空管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服务质效、夯实基础支撑能力、强化依法管空用空等方面,向全国空管系统部署加强低空空管工;(2)北京医保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指出,要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3)《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出,完善改制上市培育库,加大潜力企业发掘力度,力争入库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提升多层次资本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
5、完善公共服务。(1)《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出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组织健康消费促进活动、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10方面重点任务;(2)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生育保险专委会成立。目前专委会筹备工作已就绪,现对社会各界征集会员;(3)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设置体重管理门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