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如何看待超预期的一季度经济?
事件:
2025 年4 月16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 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1】一季度GDP 同比增5.4%,2024 年四季度增5.4%;
【2】3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7%,预期增5.85%,前值(指1-2 月数据,下同)增5.9%;
【3】1-3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4.2%,预期增4.03%,前值增4.1%;
【4】3 月社零同比增5.9%,预期增4.36%,前值增4.0%。
核心观点:
随政策持续显效,“两新”带动消费景气度持续改善、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两重”带动基建投资持续上行,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达到5.4%,超市场预期。但是,美对华关税影响将在二季度逐步落地,或从三个角度扰动经济,一是直接拖累出口,二是冲击企业盈利,三是压低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
后续来看,货币和财政均有继续发力的空间,对冲经济压力。一方面,央行已多次表示要“择机降息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另一方面,预计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将视情况进一步扩张,消费补贴、育儿补贴有望成为增量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一、GDP: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达5.4%,超市场预期2025 年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达5.4%,高于2022 年至2024 年一季度表现。考虑到2024 年是闰年,抬高了基数,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同比高增更显不易。从环比增速来看,一季度GDP 环比增速为1.2%,相对四季度的1.6%略有下滑,主因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2025 年一季度,社零、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均有所上行,房地产投资同比跌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同比增速回落。
进出口方面,2024 年四季度出口同比增速受“抢出口”的拉动维持高位,一季度以来“抢出口”力度边际有所放缓,单季度出口同比增速(按美元计,下同)自2024 年四季度的10.1%下滑至2025 年一季度的5.8%;
消费方面,受“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社零单季度同比增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上行,2024 年三、四季度分别为2.7%及3.8%,2025 年一季度上行至4.6%;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自2024 年四季度的3.2%上行至2025 年一季度的4.2%。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继续走高,自四季度的4.3%上行至一季度的5.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跌幅有所收窄,自四季度的10.6%收窄至一季度的9.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从四季度的9.2%小幅回落至一季度的9.1%。
二、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效应继续释放,服务消费增速上行
2025 年3 月社零同比增速为5.9%,高于wind 一致预期的4.36%,高于1-2 月累计增速4.0%。从环比来看,3 月社零环比增速(相对今年1 至2 月)为-51.1%,略高于历史同期1的-51.8%。整体来看,在各类促消费政策的拉动下,消费景气度持续改善。
拆分来看,“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效用继续释放,服务消费增速上行。
(一)以旧换新:家电、家具、消费电子、汽车销售表现均较强。
2025 年3 月商品消费同比增速为4.7%,高于今年1-2 月的2.9%。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涉及品类表现依然较强,3 月家用电器、家具、通讯器材和办公用品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35.1%、29.5%、28.6%和21.5%。据国家统计局,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个百分点。
汽车方面,销售同比增速从1-2 月的-4.4%转正至3 月的+5.5%,据乘联会分析,国家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主机厂厂补加码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3 月车市开局走势良好,新能源车是春季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家电以旧换新产品从8 类扩展到12 类,增加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和微波炉;增加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 类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被纳入汽车报废更新旧车范围。据商务部数据,截至3 月24 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合计超过150 万份,消费者购买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2800 万台,4500多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600 多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已经超过220 万辆。
(二)其余消费品类:食品、日用品、饮料烟酒、纺织品等销售增速也有所恢复。
其余品类方面,如粮油食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烟酒、饮料和纺织品销售3月同比增速相对1-2 月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中西药品、化妆品、建筑装潢和石油制品销售3 月同比增速相对1-2 月有所回落,石油制品销售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到3 月油价下行导致。这也体现出,今年以来围绕着提振居民收入、提升消费体感的一揽子提振消费刺激政策,其影响范围在逐步扩散向“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之外的品类。
(三)服务消费:受消费券和假期效应带动,同比增速回升。
餐饮消费同比增速从今年1-2 月的3.3%大幅上升至3 月的6.8%,主要受假期效应带动。据文旅部测算,清明假期3 天,全国国内出游1.26 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 亿元,同比增长6.7%。此外,多地发放文旅、餐饮等多品类消费券,也进一步拉动服务消费潜力释放。
后续来看,为对冲美关税政策的冲击,预计消费将是增量政策的发力重点。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央部署3000 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 亿元。3 月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支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考虑后续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在二季度将逐步落地,或对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收入带来冲击,我们预计后续还有提振消费政策出台。4 月9 日,总理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的时候指出,要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消费补贴扩围、育儿补贴均有望成为增量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三、制造业: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显效,维持平稳复苏势头
2025 年1-3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2%,高于wind 一致预期的4.03%,高于1-2 月累计增速4.1%。其中,相对于今年1-2 月,3 月单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上行,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上行,房地产投资同比跌幅扩大。
3 月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速相对1-2 月小幅上行。2025 年3 月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速为9.2%,比今年1-2 月的9.0%小幅上行,维持在相对高位。分项来看,运输设备、汽车行业的投资维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速均高于20%,指向当前高技术产业链条投资较为活跃。
设备更新是当前制造业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驱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在“两重”尤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 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是64.6%,有效拉动了投资。此外,消费景气度的提升也带动了相应行业投资的改善,比如一季度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都是两位数,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5.4%,相应的充电桩产量增长26.3%,带动了工业增长。
预计制造业投资复苏趋势将继续持续,但警惕关税政策对于企业盈利带来冲击,或扰动企业投资意愿。从政策来看,今年用于支持设备更新的超长期国债规模达到2000 亿元,比上年增加500 亿元,且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
202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1.2%,在美对华关税高压下,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将直接面临对美出口规模滑落、盈利空间压缩的风险。从2001-2024 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出口增速每下滑1 个百分点,对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0.95 个百分点。今年1-2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0.3%,仍处在负增长区间。未来在关税高压下,工业企业盈利或将继续受挫,或扰动企业投资意愿,仍需政策持续呵护。
四、基建投资:“两重”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财政靠前发力
2025 年3 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上行。3 月,广义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达到12.6%,高于1-2 月的9.9%,也达到了2022 年11 月以来的最高单月增速。
狭义基建增速单月同比增速达到5.9%,相比1-2 月的5.6%也有所上行。
财政积极发力,支撑基建投资维持高增。一方面,去年四季度,2025 年的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 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经提前下达,支持地方先行开工建设,并且对年初的项目投资带来支撑;另一方面,开年以来,财政持续靠前发力,3 月份国债发行量同比多增3586 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同比多增3494 亿元。从结构来看,则从置换专项债开始逐步向新增项目专项债切换。
向前看,随着多地将集中推动重大项目开工,预计2025 年基建投资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一是,随着2024 年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落地,推动地方减负,隐性债务对基建资金的挤兑影响也有望减弱,地方有望拿出更多资源支持基建投资;二是,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 亿元,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向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倾斜;三是,2024 年12 月25 日,国务院明确将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有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五、房地产:商品房销售跌幅收窄,开发投资跌幅扩大
3 月商品房销售跌幅收窄,开发投资跌幅扩大。去年11 月和12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单月同比增速一度转正,但受假期扰动,今年1-2 月地产销售增速再次转负。
3 月,随着各地继续推动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跌幅均有所收窄,自1-2 月的2.9%和5.5%,分别收窄至2.3%和1.6%。
从地产开发投资来看,3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增速为-10.3%,相比1-2 月累计增速的-9.5%有所回落。
接下来,稳定房地产的政策“组合拳”有望进一步落地,专项债支持收储、控制新增土地供给等政策有望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3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放在了经济工作的首段,即“总体要求”中,表明了决策层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接下来,围绕着各地调控政策的持续解绑、专项债资金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面的政策有望持续落地,稳定地产各方参与者的信心。据克而瑞数据统计,一季度全国至少已有66 个省市出台124 次稳市场政策,包括取消限售、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加大“以旧换新”力度等。详情可参考我们在2025 年3 月5 日外发报告《重视当前宏观调控思路的四大变化——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
六、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出现较大衰退风险,国内政策节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