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估“硬通货”系列报告(一):大宗商品 走向1978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24 09:52:29 评论:0

后金本位时代的贸易摩擦将导致滞胀而非萧条。在“逆全球化”+“美元失信”的双重作用下,大宗商品正一步步走向1978 年的“二次滞胀”。阴晴不定的特朗普和积重难返的美元债务,将推动以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迎来“滞胀牛”。

    后金本位时代的贸易摩擦,正推动商品走向1970s不同时期贸易摩擦有不同结果:1930s 的萧条和1970s 的滞胀。区别在于货币体系:1930s 是金本位而1970s 货币彻底信用化。金本位下1970s 的美国经济同样“量价齐跌”。而信用货币下,即便是萧条也将在货币幻觉的修饰下变为滞胀。

    全球资产,一步步走向1978

    美国正逐渐重演1978 年“二次滞胀”,带动全球市场重现1978 年的叙事。CPI、金价、铜价都在沿着70 年代的轨迹上行。同时,美股、美元下跌,非美市场大涨,美元定价的商品(金、铜)价格大涨,这是典型的“滞胀”组合。

    数据只是表象,推动商品“走向1978”两大深层因素:逆全球化&美元危机逆全球化(供给冲击):地缘动荡,资源国收紧供给回首1978:70 年代两次中东战争带动两次石油危机;走向1978:年初以来资源国陆续宣布金属出口禁令,趋势上正愈演愈烈。

    逆全球化(战略累库):价格大幅波动推动战略累库回首1978: 70 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开始陆续推出法案,推动资源战略储备;走向1978:近期以中美欧为首的主要国家(地区)同样开始宣布战略积累库存。

    美元危机(供给过剩):补贴型财政无序扩张的后遗症回首1978:1967-1975 的财政扩张积累的美元流动性在1978 年集中涌向商品;走向1978:疫后宽松+拜登经济学的美元流动性,同样在流入美元定价的商品。

    美元危机(信用失锚):债务危机推动信用货币向金属货币回归回首1978: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后美元指数失锚,迫使全球重拾金属货币属性;走向1978:受制于37 万亿的美债,美元信用于本轮加息周期再次面临“失锚”。

    商品牛市刚刚启动,而非“最后的狂欢”

    本轮“逆全球化”短期难以结束,美元信用也积重难返。1978-1980 年是商品“最后的狂欢”,而2025 年对于商品牛市而言,可能才是起点。

    配置建议:美元定价的短久期资产(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的长久期资产(国产算力)风险提示: 历史经验不能完全对标,国际局势变化,供需环境发生超预期变化。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曹柳龙/徐嘉奇 日期:2025-04-2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