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内需之夏
事件描述
2025 年4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事件评论
直面“国际经贸斗争”,再谈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如何定义当前的关税冲击,政治局会议的三处表述足见党中央对风险的重视:“外部冲击加大”、“国际经贸斗争”、“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清醒定义潜在压力的基础上,会议继去年12 月后,再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方向清晰且态度明确。
而考虑到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路径,宏观政策的重点调整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较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定位更为丰富。
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财政强调进度加快。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政策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更强调“用好用足”。在细节上,货币财政的表述均有更新。货币政策保留“适时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在支持性政策上更强调“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其中,再度启用政策性金融工具为2022 年6000 亿投放以来首次,支持重心从补充(基建类)重大项目资本金转变为“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财政政策强调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这与年初以来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近期披露的特别国债提前1 个月发行的方案相吻合。
内需已是增长之锚,政策拓宽服务消费等渠道。如何对冲外需风险,会议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为原则,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其中,扩内需始终是去年12 月以来的政策主轴。这次会议剔除的扩内需方案主要有三点值得关注:1)对服务消费支持力度更强,涵盖服务消费的供需两侧,提出了“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等措施;2)“两新”要再度扩围,消费国补3.0 版即将落地;3)继去年9 月会议后再提“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但具体举措尚不明确。
稳就业、稳企业政策最实,稳市场态度不变。相比于扩内需、产业升级、改革开放,此次会议最多的增量信息在外贸纾困上,主要围绕稳就业、稳企业两点展开。稳就业方面,主要提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关于稳岗返还补贴,2025 年4 月14 日,人社部等三部委已发文安排延续2022 年以来的补贴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不超过缴纳的60%、大型企业返还不超过缴纳的30%。但从会议安排看,政策可能针对外贸企业定向加码。稳企业方面,主要强调“加强融资支持”,并提出“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考虑到企业仍在应对关税的初期,转口贸易、关税谈判等问题仍有不确定性,未来对企业的纾困政策仍有更多细化空间。此外,会议再提“稳市场”,尤其是楼市和股市,虽然没有延续去年“稳住楼市股市”的说法,但“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和“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态度同样积极,随时托底的姿态不变。
政策进入发力期,等待扩内需预案落地。总的来看,4 月政治局会议再度展现了党中央直面风险的勇气,以及稳经济的决心。而政策的重心也相当明确,就是扩大内需;而扩内需的重心,在扩大消费。尽管目前明确能够推出的扩内需政策不多,但结合2025 年4 月17日的国务院专题学习、2025 年4 月18 日的国常会的表态来看,扩内需政策不止于此,已进入一边储备、一边发力的窗口期。我们认为,包含生育补贴在内的更多政策,未来将逐渐从预案落地为现实。而对于政策效果来说,中央支持资金占比更高、对调动地方资源要求更小的政策,乘数效应可能更高。这个夏天,尽管关税带动出口的波动加大,但我们相信内需政策能够分阶段对冲压力,保证经济运行的基本韧性。
风险提示
1、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2、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