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动态点评:以内部确定性为配置锚
核心观点
4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定调上,“存量抓落实,增量有储备”基本符合投资者预期,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型的思路明确。具体结合抓手看,我们认为,面对外部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在持续用力化解地方债务、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金融支持,打通就业→居民收入→内需→企业盈利的内循环。其中,会议重点强调的服务消费是这一循环中的关键中间变量,产生需求的同时创造就业。大势上,会议对股市风险偏好的影响略偏积极。配置上,哑铃型基准结构不变,建议边际增配港股服务消费及自主可控链中的高性价比品种。
定调:着力“四稳”,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本次会议前,外部环境变化较大、国内1Q 金融及经济数据尚可,落实存量的基础上释放一定增量信号是投资者的共识。从通稿看,“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的基调符合预期。“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已在政策制定的决策框架中。对策上,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聚焦内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清晰,稳就业置于首位,体现对外部冲击所产生的次生影响的重视。边际上,财政重落实,货币强调“脱虚入实”,信用周期企稳回升。对资本市场,稳定之外,持续性和活跃度是增量表述。我们认为,会议对股市风险偏好影响略偏积极。
关注点1:突出发展服务消费,提出金融支持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在突出位置提出,增加收入、减少限制等延续前述两会定调的表述外,最大边际变化在于金融支持落地。本次会议着力货币端,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未来,财政端的补贴类支持可能相机跟进。
关注点2:重点支持两类企业,融资支持为主要抓手第一类重点支持的企业为出口型企业。具体做法上,第一,提供融资支持,缓解现金流压力。第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本质上是通过内需增量对冲出口风险。第三,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意在稳定就业岗位。
第二类重点支持的企业为科创企业。主要的边际增量举措是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具体领域上,人工智能+、自主可控链仍是重点。
关注点3:地产、地方债务防风险需持续用力
地方债方面,本次会议再次强调,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我们的理解是,To G 企业是典型的内需型企业,在外部扰动增多的背景下,改善这类企业的现金流,对稳就业至关重要。地产方面,相较于此前的“促进止跌回稳”,本次会议提出“持续巩固稳定态势”,一方面,肯定了目前的成果,去年Q4 以来,核心城市地产销售出现了企稳的信号。另一方面也明确了未来的目标。我们认为,持续巩固地产市场取得的成果是“稳预期”的关键。
风险提示:1)国内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不及预期;2)外部扰动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