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治局会议学习解读:政策应对“以我为主”
4 月25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从通稿来看,我们认为有五大关注点:
一、会议定调“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大背景下,会议确认了一季度经济恢复的事实。同时表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二、经济工作“以我为主”,突出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会议提到“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从表述来看,首次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应对外部冲击的解决方案,后续政策或加强科技、产业升级等方向。
在会议内容中,对科技创新领域有具体支持措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标准引领,规范竞争秩序”。
三、总量政策延续先前基调,财政货币政策依旧可期,增量政策信息有限。宏观政策“积极有为”、财政政策“用好用足”、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整体来看,延续先前的政策基调,并无显著增量内容。财政政策方面,提及“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货币政策方面,着重提及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四、具体政策中,民生和消费居于政策关注的首位,重点在“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与“大力发展服务消费”。除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以外,会议还针对性的提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等。从会议内容来看,后续财政资金会可能更多向基础民生领域倾斜。
五、化债与地产仍在“防风险”政策框架下。化债方面,会议提及“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地产方面,延续先前“稳地产”的政策基调,重点在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收储:“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释放“稳预期”信号,政策方面以已有政策落实为主,但仍留有增量空间。
在海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会议指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当前国际经贸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短期内增量政策推出的急迫性和必要性不强。但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提及增量政策空间,本次会议也指出“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债市方面,美国“对等关税日”后,债市陷入“不想空”与“不敢多”的纠结盘整期。
海外风险尚未解除,债市仍有一定支撑。但总量政策预期与国内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压制债市情绪,成为“不敢多”的主要掣肘。
政治局会议落地,总量政策交易或暂缓,权益风偏对债市的压制解除。随着特别国债发行与政治局会议落地,总量政策与权益风偏的掣肘解除。
货币宽松已成事实,“降准降息”兑现与否并不构成债市约束。去年以来,政策多次提及“适时降准降息”、“择机降准降息”,更多体现预期管理与稳市场信心的作用。
尽管降准降息未落地,但通过超量续作MLF 等公开市场操作,市场流动性已经宽松。
DR007 已较年初大幅下降,近日已降至1.65%。即便降准降息落地,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有限。
债市核心定价因子回归基本面,关注经济基本面对预期的修正。尽管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美国加征关税给市场预期蒙上阴影,市场进入“强现实、弱预期”阶段。进入二季度之后,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在“弱预期”证伪之前,拉久期、做平收益率曲线策略或更合适。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变动风险,国内政策变动风险,经济波动超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