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扩张:规律、方向、斜率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26 15:04:03 评论:0

  核心结论

      关税不确定性使财政扩张的必要性增加,我们提示二季度或有几个边际变化:

      1、二季度财政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增量债务或随时接续;2、财政扩张方向或由一季度偏消费到二季度边际倾斜投资;3、基于既定政策测算,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0.6%~10.4%附近(今年一季度为4.3%,2019~2024 年二季度均值为1.8%;均为不考虑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同口径比较),若新增专项债极限提速(如首个出台专项债“自审自发”方案的省份湖南要求“原则上6 月底前完成全年专项债券发行工作”;2018 年8 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后,财政部要求在两个月内发完全年额度)或增量债务接续,增速或更高。

      具体来看:

      一、财政扩张的规律:二季度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增量债务或随时接续债务是支持财政扩张的重要力量,每年可分为既定债务和增量债务。既定债务规模由预算确定(如今年5.66 万亿赤字对应国债、新增一般债,1.3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4.4 万亿新增专项债),预算调整/准财政可提供增量债务(如2024年11 月通过化债“6+4+2”方案,2023 年10 月通过增发国债1 万亿方案,2022年创设并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99 亿),有两条经验规律:

      经验规律1:稳增长压力若超预期,或触发既定债务加速发行。以财政逆周期风向标——专项债为例:

      2018 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8 月财政部发文要求各地新增专项债9 月底发完80%、10 月发完,8~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1 万亿,占全年83%;2022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4 月政治局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5~6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2 万亿,占全年50%;2024 年7 月政治局定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指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8~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8 万亿,占全年46%。

      今年而言,关税不确定性下,二季度或加速发行既定债务,在对冲稳增长压力的同时,为增量债务政策创造空间:

      一方面,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国债/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 日首发,整体较去年前移一个月。

      另一方面,截至4 月23 日,根据各地公布的专项债计划外推全国,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或达1.2 万亿(2024 年同期发行8598 亿),后续计划或持续增加。

      经验规律2:增量债务政策多在6 月底~10 月底。如1998~2000 年连续增发建设国债(8 月)、2007 年增发特别国债(6 月底)、2015 年设立专项建设基金(8月)、2022 年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6 月底)、2023 年增发国债(10 月底)、2024 年化债(11 月初,对应往年10 月底人大常委会)等。

      今年而言,增量债务政策已明确预留,若二季度经济压力超预期,或随时接续:

      蓝部长3 月6 日表示“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后续关注国债/特别国债增发,或扩展支持服务业、育儿补贴等;国务院总理李强4 月17 日在主持专题学习时强调,“要讲究政策时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

      二、财政扩张的方向:一季度偏消费,二季度或边际倾斜投资一季度财政以支持消费为主,有两点验证:

      一是从支出结构(一本账)看,一季度重点保障民生(社保就业+7.9%,教育+7.8%),基建类支出受挤压(城乡社区-4.1%,农林水-5.8%,交通运输-1.8%)。

      二是从债务结构看,财政对消费的支持强于投资,体现主要投向民生的赤字债进度偏快(国债和新增一般债合计完成全年进度30.9%,2019~2024 年同期分别为18.1%、16%、3.2%、7.1%、12.5%、17%),主要投向基建的非赤字债进度偏慢(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前者完成全年进度21.3%, 2019~2024 年同期分别为31%、30.1%、0.7%、32.1%、33.4%、15.9%;后者未启动。

      二季度财政或边际倾斜投资(对应非赤字债加速),有两大必要性:一是对外对冲关税不确定性(快速形成实物量,短期逆周期效果或更明显),二是对内托举地方积极性(大省预算外3 月转为净收缩,或需财政资金加力配合)。

      三、财政扩张的斜率: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高于一季度,强于季节性基于既定政策测算(增量政策量级未知),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0.6%~10.4%附近(今年一季度为4.3%,2019~2024 年二季度均值为1.8%(分别为8.6%、4.1%、0.9%、9.2%、-7.6%、-4.1%);均为不考虑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同口径比较;对收入和债务分两种情景探讨),若新增专项债极限提速(如首个出台专项债“自审自发”方案的省份湖南要求“原则上6 月底前完成全年专项债券发行工作”;2018年8 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后,财政部要求在两个月内发完全年额度)或增量债务接续,增速或更高。

      风险提示:后续财政政策超预期,预算与执行存在差异,分析框架、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区间、样本量存在局限性。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高拓 日期:2025-04-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