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报:研究团队找到“卡路里限制”有益健康的关键分子
研究显示中国大米越来越好吃。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随着育种遗传改良和种植环境监测等技术的逐步推进,我国水稻品种朝着食味优质化的方向努力,尤其是南方区域的籼稻的品质提升更为显著。我国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正逐年上升,平均值由2009 年的0.43 提升至2020 年的0.55,其变化趋势与稻米食味评分结果的变化保持一致,显示出稻米食味品质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粮食政策紧密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iPSC 技术有望推动再生医学实现新飞跃。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首次报道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成功治愈1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成果,表明iPSC 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研究人员借助iPSC 技术在体外培养特定细胞,能更直观精确地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从而进行个体化药物筛选和精准医疗策略开发。但目前iPSC 重编程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期刊。
研究团队找到“卡路里限制”有益健康的关键分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院士团队经过代谢组学鉴定和筛选,找到“卡路里限制”产生健康益处的关键分子—石胆酸,并发现其可以通过溶酶体葡萄糖感知通路来激活调控能量代谢的蛋白激酶AMPK,且仅补充代谢物石胆酸就能产生“卡路里限制”带来的健康益处。团队正在开展灵长类动物试验以验证石胆酸用于人体的效果和安全性。本次发现为抗衰老和代谢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研究人员找到能用于创制无污染农药的蛋白靶标。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杨青团队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绿色农药分子靶标—ABCH 转运蛋白,其只存在于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中,而不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和植物中,并首次揭示了ABCH 转运蛋白运输脂质的完整过程,还筛选获得了能抑制ABCH 转运蛋白转运功能的小分子LMNG,为设计靶向ABCH 转运蛋白的高效杀虫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一原创性成果有望催生出一大批绿色、高效、靶向昆虫表皮脂质屏障形成过程的创新型农药产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期刊。
研究人员获取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对嫦娥六号取得的来自月背的4 颗毫米级玄武岩岩屑样品开展了磁学研究,发现月球磁场可能在28 亿年前发生了反弹,这表明月球“发电机”的“发电能力”在早期急剧下降后可能重新激活,原因可能是月球“发电机”主要能量来源发生变化或初始驱动机制再次增强,这项研究填补了月球古磁场记录中长达十亿年的空白,并首次提供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场测量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风险提示:前沿科技发展进程在规制边界、演进路径、商业落地、外部环境等方面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