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海外消费刺激政策复盘及对中国的启示(上篇)
海外消费刺激政策复盘及对中国的启示
消费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居民消费取决于居民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居民收入对消费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永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大于短期收入,但由于居民并非完全理性的消费者,因此,增加居民短期收入的消费刺激政策对于刺激消费也有一定的作用,而这些增加居民短期收入的政策对于居民消费的刺激效果则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差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别差异,使得消费刺激政策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和更为精细化。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分配差距、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等。居民收入、消费意愿对于提高消费同等重要,成功且可持续的消费刺激政策兼顾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永久性收入)以及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从海外经济体刺激消费的政策经验来看:
(1)虽然各国消费政策有一定共性,但政策的选择也因经济结构、国情文化以及贫富差距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消费占比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大范围财政补贴以刺激消费;而生产型国家的消费刺激政策则更强调“精准滴灌”,财政政策重心更多围绕着稳投资、稳生产(而非普惠性大范围现金补贴)展开。再如,消费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否切中本国结构性瓶颈,发达国家如美国依赖大规模直接现金补贴,但该类型政策效果取决于转化率,例如对于预防性储蓄需求较高的国家,政策效率往往较低。因而新兴市场应优先改善收入分配和金融普惠性,而高储蓄国家需通过税制改革和社会保障降低预防性储蓄。
(2)各国消费刺激政策的规模与本国经济密切相关。对于主要依靠消费驱动的国家,政府对应出台的消费相关刺激政策占GDP 的比重就更大,占到一揽子财政计划的比重也更高。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消费占比持续提升,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刺激消费放在了重点任务之首,我们预计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财政刺激中消费政策相关的权重可能会相应提高,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可能也会更加明显。
(3)消费政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力度,更取决于政策持续性。提高居民永久性收入的消费刺激方式(例如提升居民工资水平、永久性减税等)对于消费的刺激效果明显好于短期消费补贴,原因或在于,短期政策可能使得居民开始依赖于短期消费券或者现金补贴,当补贴政策到期之后,居民消费意愿可能会再次下降,甚至开始期待补贴政策,推迟消费以等待下一次短期补贴政策的出台,从而导致消费政策的刺激效果较难持续。
(4)消费刺激政策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成本的抬升。从海外国家经验来看,大规模财政支持消费刺激的前提是可以获得其他的收入来源(如经常账户顺差),来平衡财政账户赤字的压力。生产型国家由于制造业生产支撑了本国的经常账户常年处于顺差状态,因此其刺激消费所需的财政赤字体量可能不需要特别高,而且债务的压力相对可控。对于消费型国家而言,如果财政对于消费刺激的支出强度过大,而国内生产的能力又相对不足,可能导致国内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使得国内消费需求的满足依赖于进口,从而加剧经常账户的逆差,使得“双赤字”情况较为突出。
风险
政策不确定性,经济下行风险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