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际人口数据解读:分省人口数据的总量、增量、结构变化
近日,31个省份陆续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人口间题是国之大者,同时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解决好人口问题可以更好应对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省域常住人口数据出发,我们总结出五点重要内容:
一、省际人口总量排名相对稳定,东部人口集聚趋势增强。相比2023年,31个省份常住人口总量排名保持稳定。从人口占比数据来看,17个省份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相比去年下降,14个省份占比提升,其中,山东、黑龙江和辽宁三省占全国的比重相比2023年降幅较大,广东、浙江两省占比提升较为显著。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保持优势地位,且相比2023年占比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人口占比持续下降。
二、超六成的省份人口增量录得负增长,东北地区压力相对更大。2024年,3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相比上年人口总量出现下降,3个省份保持不变(天津、江苏和宁夏),仅8个省份录得正增长。山东、河南和黑龙江三省人口下降最多,分别减少了42.8万人、33万人和30万人。广东、浙江、新疆人口增量位居崩三,增长了74万人、43万人、24.8万人。区域上,东北三省人口全部录得负增长且三省的降幅占据全国前三,挑战更为严峻。
三、省际间人口自然增长和机城增长差距显著,东北人口压力既来自自然增长,也和机械增长密切相关。3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11个省份为正值。人口自然增长和下降规模最大的省份分别是广东(自然增长46.9万人)和四川(自然下降25.3万人),二者相差72.2万人。18个省份出现人口净流出的同时13个省份出现人口净流入。净流入最多(浙江净流入45.4万人)和净流出最多的省份(山东净流出25.9万人)相差71.3万人。东北三省除辽宁2024年人口净流出在5万人以内外,三省的自然人口下降规模和人口净流出规模均在10万人以上,避而使得东北常住人口出现明显下降。
四、人口“慢”变量正变得更加重要与急追。人口相比其他要素,因在短期内较为确定且具有惯性,一般被视为慢变量。但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2021年以来我人口总量转为负增长,二是总和生育率下跌至1,三是老龄化加速且呈现出未富先老特征。与此同时,以AI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人口要素又密切相关。人口对我国经济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能否掌握主动权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五、积极的人口政策、城镇化政策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人口挑战的三个抓手。首先,是出台有力度且系统化的生育支持政策以改善出生率较低的问题,如发放育儿补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明确提出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地方政府也多有探索,预计后续有关生有补贴政策将加快落地。其次,切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以更好吸引人口流入,如出台更加积极友好的外来人口政策、财政更多转向投资于人,并完善要素随人走。最后,要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新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生产力。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考虑人口等要素票赋,同时通过因地制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改善地区人口票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