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点评:降准降息落地 政策协同加强
投资要点:
事件:2025 年5 月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邀请到的发言人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会议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对外开放、维护金融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等,在金融领域部署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政策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第一,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降准降息落地。(1)数量型政策包括:降准0.5 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2)价格型政策包括:下调7 天期逆回购利率0.1 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 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 个百分点。(3)结构型政策包括: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 个百分点,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PSL 等;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5000 亿元增加至8000 亿元;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 亿元;将5000 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 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额度合并使用;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第二,围绕“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部署一系列举措。一是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
二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包括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
第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的新路径。(1)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一是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二是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三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2)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是优化信贷 服务。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二是强化保险保障。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三是扩大股权投资。鼓励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第四,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
第五,针对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企业的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1)资本市场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帮助企业解决痛点难点问题。二是优化监管安排。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相关规则。三是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四是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 等多种工具开展直接融资,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2)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一是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二是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三是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演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